聽到這個問題,嶽飛毫不猶豫的說道;
“官家是大宋的天子,嶽飛是大宋的臣子,嶽飛的命自然是屬于大宋、屬于官家的。”
嶽飛答的認真,陸遊同樣認真的說道:
“元帥說的沒錯,您的命是屬于大宋,屬于官家的。
但是,元帥您認真的想一想,真正決定您的命運的,真的是官家嗎?”
陸遊的問話讓嶽飛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你到底想說什麼?”
“元帥,您要知道,朝中并不是隻有您一人而已,官家也并不是隻能聽到您一人的聲音而已。
官家雖然是我大宋的天,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官家隻是一個人而已。
是人就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認知,是人就會被别人幹擾。
如果官家真的像大漢昭烈皇帝以及後主對待諸葛丞相那般的話,您自然也可以像諸葛丞相那般心無旁骛的隻管為了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是,如此君臣相得的例子,翻遍整個曆史又有幾例呢?
再說了,就連視諸葛丞相為相父的後主劉禅,不也有因為寵信黃皓而打亂諸葛丞相部署的污點嗎?
元帥您又怎麼敢保證官家能一如現在一般的信任您呢?
甚至,一年之前的事情元帥都忘了嗎?
當時您剛剛大破誅仙鎮,正要揮師汴京,收複故都。
這不僅僅是您一人的榮耀,也是大宋所有百姓的期望了。
可是最後怎麼樣呢?
就因為秦桧的讒言,官家就以十二道金牌召您回京,使您十年之功毀于一旦。
之後,您、嶽雲少将軍、張憲等一衆嶽家軍骨幹均以莫須有的罪名下獄。
如果不是官家突然改變了主意,你現在早已化為一捧黃土,你一手創建的嶽家軍也必将成為一盤散沙消失于曆史的風煙之中。”
說到這裡,眼見嶽飛想要說話,陸遊加快了速度沒給他說話的機會。
“學生知道這一切都是自願的,因為對您來說,以死報君王同樣是一種盡忠。
可是,元帥您想過一個問題嗎?
殺掉嶽飛,對于官家來說,隻是失去了一個臣子。
可是,大宋會失去什麼?
百姓又會失去什麼?”
見嶽飛陷入了沉思,陸遊又接着說道:
“去年底,您與韓世忠将軍、劉光世将軍三路大軍齊出,徹底粉碎了金兀術逼迫我大宋屈膝稱臣的陰謀。
可是,您有沒有想過,如果官家當時沒有突然改變主意,您真的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斬,現在的大宋會是個什麼局面?
說實話,學生設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