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頁)

這跟大理有什麼關系?”

見對方還沒想清楚其中的關系,杜英武雖然很急,還是耐着性子解釋道:

“太後,這一段時間我們的大部分精力,雖然都被宋國使者拉扯到了那伏波将軍銅柱之上。

但是,我們派出的斥候可是實打實的啊。

可是我們派出了那麼多的使者,卻沒發現對方大軍的蹤迹,這說明什麼?”

“說明你派出去的都是廢物。”

黎太後這一句話讓杜英武大張着嘴,卻半天不知道該說什麼。

過了好半天,他才用飽含着歉意的聲音說道:

“太後,沒有偵查到宋國大軍的蹤迹,使他們偷襲升龍,臣責無旁貸。

此事過後,哪怕太後要斬了臣,臣也無話可說。

可是現在,臣還是要說,并非是臣派出的斥候不盡力,而是宋國太過狡猾。”

“你到底想說什麼?”

“臣是想說,宋國這一次調來攻打我李朝的兵力,根本就不是他宋國原本的兵力。”

杜英武說到這裡,黎太後腦子裡嗡的一聲,然後她滿臉不可思議的看向杜英武。

“你是說,這一次前來偷襲我李朝的大軍,其實是大理之前的軍隊?”

“沒錯!

我們派出了那麼多的斥候,卻直到對方到了升龍附近,都沒發現對方的任何蹤迹。

這種情況隻有一個解釋,就是對方從來沒走過任何大路,而是穿越無盡的山林河流才來到了升龍附近。

我們與大宋的軍隊打交道并不少,你我都清楚,大宋最精銳的軍隊也根本就作不到這一點。

但現在他們就是出現在了這裡,那就隻有一個可能。

他們這一次帶來的,乃是原來大理的軍隊。

隻有與我們李朝的山川地貌基本一樣的大理士兵,才能在我們的山川河流之間如履平地。”

理智上,黎太後知道杜英武所說的話很可能是對的,但她還是感覺無法接受。

因為,這事兒他不合常理。

“杜卿,會不會是你想多了?

就算是咱們最精銳的軍隊,想要完全不走大路,隻依靠穿越山林跨越大理與升龍之間的這段距離,也絕對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

在穿越山林的漫長過程中,任何意外都可能導緻軍隊發生嘩變。

宋國拿下大理一共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

大理的兵将可有十幾萬人,他們就算再怎麼溫順,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歸心了宋國啊。

可是現在你告訴本宮,他們不僅歸順了,還一個個都甘願冒着這麼大的風險,穿越這麼遠的叢林,來替宋國攻打我李朝?

如果他們真有這麼大的魄力,說不定他們現在還在反抗宋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