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們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嶽愛卿還正在萬裡之外的李朝,拼着性命維護朕的臉面。
可是這兩個家夥呢?
他們既沒有參與決策,也沒有參與轉運糧草,甚至他們家裡都沒有一個人随着嶽愛卿出征。
也就是說,朕的臉面被人踩在地上的時候,他們一點力不出就算了,還要彈劾正在維護朕的臉面的嶽愛卿?
朕不把他們流放了,難道還讓他們在京師裡浪費糧食嗎?”
第144章
能理政,擅北伐,會寫出師表,就是宰相的标準!
朕不把他們流放了,難道還讓他們在京師裡浪費糧食嗎?
劉禅這句話說的理直氣壯,以至于秦桧都已經不想說話了。
官家您要這麼玩兒是吧?
平時大臣們可沒少挑您的毛病,甚至口水噴您臉上也不是一回兩回了,你都呵呵一笑就過去了。
現在倒好,一有人彈劾嶽飛,您就直接把嶽飛和您的臉面挂鈎了。
隻要沒參與這件事兒的人,誰敢彈劾嶽飛,那誰就是坐視您被人打臉?
可是,您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那是我們不願意參與嗎?
是您根本不讓我們參與好不好?
軍事決策,那都是您跟嶽飛兩人定的。
呸,說您倆一起定的,這話都虧心。
那不就是嶽飛在前面先幹活,您在後面跟着補手續嗎?
還有那糧草轉運的事兒,如果臣記得不錯的話,是上一次嶽飛出征的時候,推薦了由張浚負責轉運糧草的吧?
結果呢?
您就認準了張浚了,說啥都不換。
咱大宋的轉運使他是個臨時差遣啊,可他張浚現在都成了常駐了。
自從他占住了轉運使的活之後,我們都好久沒見過大宋的糧草長啥樣了。
轉運糧草這種肥差誰不想幹?
可是,我們現在能挨得着嗎?
秦桧的心裡真是有無盡的委屈想要訴,但嚴峻的形勢告訴他,必須要轉變策略了。
要不然,一切都完了。
于是,他強行讓自己擠出了一個笑臉兒。
“嶽飛能得官家如此維護,我們都感覺到與有榮焉。
但為了官家,為了大宋,臣還是要說,朝廷就像是一艘精密的大船,想要平安的航行在海上,需要各個部分密切的配合。
無論是哪一部分出了問題,最終都會影響這艘船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