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臣妾還有一事想要禀報。”
“哦?
什麼事,你說吧!”
“是這樣的,我大宋自立國以來,一直重視貿易,因此民間豪商巨賈多如過江之鯉。
藏富與民本是好事,但自靖康國難禮崩樂壞之後,朝廷雖幾經整治,但民間逾舉之事仍時有發生。
尤其是那些豪商巨富,因家資豐厚,更是攀比之風盛行。
互相攀比之下,建築、出行等等各個方面均多有逾越之舉。
以臣妾近些日子的觀察,商賈尤其喜好的便是模仿士宦之家。
因為士宦之家多以配玉為榮,商賈之家便也徑相模仿,也以配玉為榮。
但士宦之家所配之玉皆有朝廷規制,商賈之家卻全然無視朝廷禁令,以所配之玉越大越精美為榮。
臣妾以為,此風不可漲。”
高軟軟說到這裡,劉禅便想起來了,大臣們前一段也說過這個問題。
一部分人認為這些商賈太嚣張了,派頭比他們這些當官的還大,真是豈有此理。
而另一部分人認為,朝廷的稅收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這些人,而且,現在一腦門子事兒呢,哪顧得上這個,以後再說吧。
雙方在朝堂上吵過好幾次了,誰也沒吵過誰。
所以,這事兒也就一直耽擱了下去,并沒有解決。
沒想到,高軟軟竟然也提到了這個問題。
但劉禅本能的就認為,高軟軟提這個肯定不是為了什麼禮制的原因。
她自己現在就是個商賈,她有病啊,沒事兒給自己身上多加點兒規矩。
所以,高軟軟提這個問題,必然另有目的。
隻是,她的目的是什麼呢?
第157章
官家您老實說,您把誰家給抄了?
劉禅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高軟軟提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于是他便直接問了出來。
“高氏可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官家擡舉臣妾了,此等國之大事自然有朝廷諸公處置,豈能輪得到臣妾置喙?
隻不過,官家既然問了,臣妾倒也有一些粗鄙的想法,如果說的不對,還請官家不要介意。”
“無妨,但說無妨。”
“那臣妾就隻當抛磚引玉了。
臣妾以為,當由朝廷根據目前的情況重新拟定禮制,對一些雖然有違禮制,但已經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妨适當放寬一些。
但是,像建築、出行規格、配飾這些方面,一旦朝廷制定了新的法度,便必須嚴格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