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8頁)

倆人說完了之後,陸遊也覺得這個辦法不錯,于是便拱手說道;

“将軍,學生回來之時,甚至是順着他們将要行軍的路線走的。

對每一個适合伏擊之地,也大緻有了考慮,不如就由學生領軍前去埋伏?”

陸遊說完了之後,胡铨和劉大中倆人也覺得這主意不錯。

要是有個熟悉地形的人帶兵前去伏擊的話,确實能增加不少的勝算。

于是,三人便炯炯有神的看着嶽飛,希望他能答應。

結果,嶽飛卻是直接擺了擺手。

“不妥!還是等他們到了之後再做打算吧。”

“啊?為什麼?

為什麼要放着這麼好的辦法不用,而要等他們到達之後再動手呢?

雖然咱們沒把他們放在眼裡,但兩軍如果真的合兵一處的話,人數可就超過咱們了啊,那時候恐怕不好辦吧?”

陸遊說完了之後,嶽飛卻是一邊搖頭,一邊笑着解釋道:

“你們錯了!”

“哪裡錯了?”

“本帥并沒有不把他們放在眼裡,相反,本帥對他們足夠重視。

正是因為重視,本帥才不同意半道而擊。”

“嗯?學生不懂,還請元帥指教,如果真的重視他們的話,不是才更應該盡量利用伏擊、騷擾等辦法遲滞他人的鋒芒,瓦解他們的士氣嗎?”

“如果是常規軍隊的話,務觀你的辦法是對的。

但是,蒲甘跟李朝不一樣,他的主力軍隊是騎兵,還有少量的象兵。

我們先說騎兵,騎兵這個兵種有無數的缺點可以利用。

但是,這個兵種最不怕的就是突然襲擊,尤其是大隊騎兵,普通的騷擾或者伏擊對他們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隻要他們能平穩度過最初的慌亂期,他們有無數的辦法可以反擊。

就算反擊不了,他們要走的時候,你同樣留不下他們。

除非,你能把他們牢牢的限制在狹長之地,使他們無法移動。

但想要把大隊騎兵引入或者逼入這樣的地點,需要調動的軍隊規模完全不下于打一場大型戰役。

所以,伏擊騎兵大多數時候,并不劃算。”

嶽飛說到這裡,胡铨、劉大中、陸遊三人均是不由自主的點頭。

“學生懂了,謝元帥提點!”

“務觀不必客氣,這些東西就算本帥不說,将來你接觸戰陣多了,自然也會明白的。”

說完之後,他就接着說道:

“接下來咱們再來說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