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沈行知見過大人!”
“錢塘,姓沈,沈家的小子?”
“是!”
“你父近來身體可好?”
“勞大人挂念,一切都好!”
沈行知說完了之後,詹大方就看向嶽飛解釋道:
“好叫元帥知曉,我與其父乃是舊交,不過其父并未入仕,一生又好縱情于山水,我已經五六年未見過其父了,平時隻能以書信往來。”
“原來是故人之子,那就好辦了!”
“哦?元帥今日登門,與其有關?”
“詹大人不打算請我吃杯茶嗎?”
“哈哈哈,快請快請!”
待入了會客廳,一番寒暄之後,詹大方便主動說道:
“不知元帥今日登門所為何事?”
嶽飛并未回答,而是直接拿出了沈行知之前給他的圖紙。
“詹大人先看看這個如何!”
好奇的接過圖紙之後,詹大方便直接看了起來。
見詹大方觀看的過程中不停的發出驚奇的贊歎,嶽飛心裡也大概有了底。
待他看完了之後,嶽飛便直接問道:
“詹大人覺得如何,這些圖紙是否有可行性?”
嶽飛問完之後,詹大方先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看到他這個樣子,嶽飛又接着問道:
“詹大人這是何意?”
“無帥,不瞞你說,這些圖紙上東西雖有不切實際之處,但總的來說,有些設想确實精妙,隻從圖紙上來看的話,應該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是......”
“但是什麼?”
“但是要想驗證這些想法的話,恐怕很難。”
“為什麼?”
“元帥有所不知,自大前年,也就是您出兵解金兀術之圍開始,咱們大宋目前所有的冶煉工坊全部都是滿負荷運轉。
現在的這個條件之下,要驗證這些想法,就必須建設新的冶煉爐。
我們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人手來建設這些東西。
除非開辟新的場地,另起爐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