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4頁)

劉禅料到了大臣會站出來反對,但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的,竟然會是嶽飛本人。

“愛卿你為什麼反對?”

第267章

我們隻是摸個魚,又不是犯天條,不至于啊!

不僅僅是劉禅疑惑嶽飛為什麼要反對,大殿裡的那些将軍們也同樣疑惑。

想不通,他為什麼要放棄到手的權利。

但嶽飛此時卻是異常的冷靜。

有宋以來,大宋就講究以文制武。

這個國策對嗎?

在他看來,當然是不對的。

以大宋這麼強的經濟實力,如果不是武将們全都被捆住了手腳,靖康國變這樣的恥辱,是絕對不可能會發生了。

可現實是,這樣的慘劇就是發生了。

這就說明,以文制武這個國策,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大宋的安全。

不變,肯定是不行的。

嶽飛的心裡,又何嘗沒有過改變這種現狀的欲望?

但是,他并不認為武将開府,是一條很好的路子。

因為,這條路太原始了。

允許武将開府,就相當于武将擁有了一個獨立于朝廷之外的小朝廷。

一個掌握着絕對的武力,還擁有了足夠智力支持的武将,在朝廷衰弱的時候能幹出來什麼?

這是一個壓根兒不用想象的問題,因為曆史已經給出了太多答案了。

縱然他嶽飛是絕對忠心的,但其他人呢?

甚至,他的繼任者呢?

所以,他不能允許這種開曆史倒車的情況在大宋出現。

哪怕,這次開曆史倒車,受益最大的是他自己。

利他一人而遺害于大宋?

他嶽飛絕對不會幹這樣的事情。

想到這裡,他拱手說道:

“官家,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他剛說了一句,劉禅就激動的一拍大腿。

“愛卿說的太對了,正是因為這兩事太過于重要,所以咱倆才要分一下工嘛。

朕負責祀,你負責戎,這不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