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6頁)

大宋自南遷以來,有兩個難題一直無法解決。

一個是盜賊橫行。

這個賊包含兩種,一種是鐘相這種聚衆謀反的反賊。

這種大型團夥,這些年已經剿的差不多了。

比如鐘相,就是被嶽飛剿滅于洞庭湖。

然後像韓世忠、張俊等人,幾乎都有過剿賊的經曆。

而除了這種大規模的反賊之外,還有一部分是流竄于民間禍害鄉裡的盜賊。

這些人規模不大,活動地點又不固定,百姓們深受其害,但朝廷又剿不過來。

投入兵力少了,抓不到。

投入兵力多了,不劃算。

朝廷為這事兒頭疼不少年了,卻一直無法有效的解決。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個很頭疼的事兒,就是苛政。

其實說苛政并不準确,因為朝廷這些年的政策其實并不算苛刻。

但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朝廷是倉皇之下進行的南遷。

南遷之後,為了快速的穩定局勢,吸引了大量的世家子弟來充當基層官員。

而他們使用的吏員,基本是他們自己找來的。

換句話說,在大宋最底層的政權,基本上就是一個個的獨立小王國。

雖然局勢穩定了之後,朝廷通過一次次的科舉,已經替換了很大一部分,但還遠遠不夠徹底。

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朝廷的政策到了地方之後,基層的官員往往會變本加厲。

比如稅收,他們在朝廷規定的稅額基礎上,加個半成,已經算是非常良心了。

這些年來,被底層官吏敗家破戶的百姓,可不是個小數。

朝廷對這個問題并不是不知道,但除了多派禦史巡察地方之外,也隻能是通過科舉一點一點兒的更換。

之前秦桧當宰相的時候,對于這個問題基本上是聽之任之。

隻要給錢,他就敢當看不見。

但他趙鼎不行,他的良心不允許他這麼做。

但他又想不出來解決的辦法。

總不能真把這些基層官員全砍了吧?

那樣的話,地方上亂了怎麼辦?

真的是,投鼠忌器啊!

可現在他突然發現,官家這一招,簡直就是神之一手啊。

百姓們貼或者不貼嶽飛的畫像,朝廷并不管,完全屬于百姓自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