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他這麼問,高軟軟便站了起來,行禮說道:
“回禀官家,今年的進項之所以比去年要多了些,是因為奴婢在上一年打通了前往倭國的貿易路線。”
“嗯?倭國?
是漢光武帝賜下僞倭奴王印的那個倭國?”
沒太聽懂官家聽到倭國之時,為什麼會把漢光武帝帶出來,但這并不是她關心的重點。
于是她便拱手回道:
“回官家,就是那個倭國。”
“到底是怎麼回事,和朕詳細說一下!”
“是,官家!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年底,奴婢因故前往安南之時,遇到了一個倭國之人,從他那裡了解了一些倭國的局勢。
奴婢斷定如果往倭國進行貿易的話,應當是有利可圖。
所以,奴婢便派人前往倭國想進行一番試探。
一試之下,倭國皇室對奴婢帶去的玉石極感興趣。
之後,奴婢便又相繼派出了三批人前往倭國進行貿易。
每次交易獲得都頗為不菲。
當然了,這個金額整體上還不算大,隻有四十多萬貫而已,所以當時奴婢并未向官家禀報。”
看高軟軟特意給他解釋這個,劉禅無所謂的說道:
“這個你不用和朕解釋,朕既然全權将此事交給你來負責,便不會過幹涉你怎麼做。”
聽到這個,高軟軟心裡不由的泛起一絲感動。
但她很快就壓下了情況,繼續說道:
“有了前三次的貿易之後,奴婢便斷定與倭國的貿易大有可為。
而且,不僅僅是玉石,我大宋的絲綢、茶、包括鐵鍋都可以運往倭國進行貿易。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奴婢便組織了一支更大的商隊,前往倭國。
而事實也如奴婢預料的一樣,僅僅這一次,奴婢便獲得近二百萬貫。”
聽到一次獲利二百萬貫,衆人還來不及驚歎,高軟軟就語氣一變,略帶哭腔的說道:
“請官家恕罪,奴婢隻想着與倭國貿易利潤豐厚,卻忽略了他們的貪婪。
貿易完成之後,商隊正在返航,誰知道他們卻起了歹心。
最終經過一番搏鬥之後,大部分人都安全的回來了。
但是,還有兩個夥計失蹤,至今沒有找到下落。
而那兩個夥計,又正好是咱大宋退役的老兵。
奴婢感覺實在是對不起官家,這才特意回京向官家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