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5頁)

李仁孝問完了之後,趙鼎便一本正經的說道:

“那當然。

陛下您可不能把他們當成運送糧草的民夫看待,他們更準備的身份,應該叫做護道者。”

“護道者?”

“對!”

肯定的點了點頭之後,趙鼎又接着說道;

“除了這些護道者之外,還有安裝的工匠,至少也要八千人。

也就是說,僅僅參與其中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近兩萬人。

而且使用的材料,還全部都是隻有我們官家都能使用的頂級材料。

所以,本官說僅僅成本都要二十萬匹戰馬,絕對沒有漫天要價的意思。

實在是這個東西,他本來就是這麼的貴啊。

當然了,本官個人認為,隻要轉經筒建成了之後,能快速的為西夏積攢國運。

這些代價都是值得的!”

趙鼎最後一句話,算是徹底說到了李仁孝的心坎兒裡。

能當皇帝的人,哪兒有什麼傻白甜?

他來大宋之前,其實就已經做好了被宰一刀的準備。

而且他心裡也非常清楚,大宋最想要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西夏的戰馬。

所以,來之前他已經給自己定了個心理價位。

一萬匹戰馬。

聽起來似乎不多!

但大宋一共才不過一萬多匹戰馬,他這一萬匹戰馬,幾乎讓大宋的騎兵戰力,瞬間翻了一倍。

而且,金國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着他向大宋交付一萬匹戰馬。

他已經做好了承受金國壓力的準備。

他真的覺得自己已經很有誠意了。

結果沒想到,大宋的胃口竟然這麼大。

這可怎麼辦呀?

想到這裡,他作出了一副苦臉看向了劉禅。

“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你們趙相剛才說的東西,朕都是認要的。

朕也相信你們絕對不是那種坑害盟友的小人。

但是,我們西夏真的是拿不出來這麼多的戰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