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3頁)

“老張你現在罵人這麼髒的嗎?”

“這會兒嫌我罵的髒了?

你自己看看你幹的那叫什麼事兒吧。

娘娘都叫出來了,官家他知道自己又多了個媳婦兒不?”

聽見張浚的話,趙鼎不屑的切了一聲。

“你還想不想建立一支專業的後勤部隊了?”

趙鼎這麼一說,張浚憋的半天說不出話。

他現在已經成了後勤專業戶了,他咋可能不想有一支專業的隊伍來幹這個事兒?

尤其是火炮出現了之後,這玩意兒又重又危險的特性,使得原來那種靠着服勞役的民夫來運輸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适應目前戰争的需要。

但組建一支專業的後勤隊伍,豈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大宋不可能永遠像現在這樣,不停的打仗。

萬一将來的戰事沒這麼頻繁了,這些人該怎麼安置?

張浚最初的想法,是給他們劃一些地,讓這些人平時種地,戰時搞運輸。

但大宋的現實已經告訴了他,這個想法不行。

到了最後,又特麼是一堆冗兵。

所以,最簡單也最實用的辦法,就是花錢募兵。

隻要錢給夠,不愁找不來足夠的人才。

等将來戰事不那麼頻繁了,遣散費一發,回家種地去吧,再見了您呐。

但這個優點多多的辦法,卻有一個緻命的缺點。

費錢啊!

這也是為什麼,上一次他與嶽飛幾人在要不要給劉锜運送火炮的問題上,意見不一緻。

他不是不贊成嶽飛把火炮和火藥工坊鋪滿大宋的想法,恰恰相反,他舉雙手雙腳贊成。

隻要嶽飛這個計劃搞成了,他的後勤部隊再跟着一配套,大宋的戰争響應能力至少能提高個三成。

可這個計劃真的是太費錢了。

就算以大宋的國庫,也有點兒頂不住。

正是出于這個原因,他上次才提了反對的意見。

按他的想法,大家先忍幾年,攢點兒錢再慢慢搞。

可他内心,怎可能不想趕緊把這事兒辦成呢?

要真在他手上搞出來一支專業的運輸隊伍,也算是開了曆史的先河了。

這些想法他與趙鼎以及嶽飛交流過無數次了,沒想到這會兒被趙鼎給撂了出來。

他正想着怎麼回答呢,就聽趙鼎在他旁邊又賤兮兮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