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好意思不拼?
将士們更拼命了,那他不就跟着受益了嗎?
其實也不止是他,還有整個大宋。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那些将士們的家屬。
這麼一塊兒娘娘們親手繡的東西放在家裡,街坊鄰居的誰敢不高看一眼?
以後還敢叫我們是賊配軍的家屬?
這事兒要是再多來幾次的話,将士們的地位,不知不覺之中可就提高了。
縱觀這整件事兒,除了高軟軟白扔了二百萬貫之外,其他所有人都跟着受益了。
不得不說,這娘們兒為了進宮,那是真舍得下血本啊。
可接下來,高軟軟的操作,簡直是閃瞎了所有人的眼。
拍完了這一百塊兒繡品之後,她就找到官家,倆人也不知道怎麼商量的,反正又合開了一個賣繡品的鋪面兒。
開了鋪面兒之後,她又花費重金,把全國手藝最好的前一百個繡娘給請到京城。
因為有着官家親筆題寫的牌匾,再加上全國最好的繡娘這兩個噱頭,繡坊開業的那一天,顧客差點兒沒把門檻兒給踏破了。
可開業當天,愣是一件東西沒賣。
不是賣不出去,而是沒賣。
因為高軟軟說了,這裡面賣的東西,都是宮裡娘娘們的同款,不是誰都有資格購買的。
她這話一出,頓時把這些顧客們給氣壞了。
這一天來得不是權貴家屬就是豪商家屬,你說我們沒資格?
那特麼誰還有資格?
但高軟軟壓根兒沒搭理他們,留下一句你們不配之後,就撤了。
一看高軟軟這麼拽,那些顧客們頓時不樂意了。
你不說是吧?
我今天還非得知道,到底是誰才有資格購買這些東西。
一直到三天之後,才終于有人打聽出來。
原來在不久之前,宮裡曾經流傳出來一百幅娘娘們親手繡的繡品。
隻有那些拿着娘娘們親手繡的正品的人,才有資格購買這些娘娘們的同款。
因為這個繡坊,本來就是為那些拿着娘娘們繡的正品的人服務的。
其他人管他是誰,有權也好,有錢也罷,不接待。
你不服氣?
你看看那個牌匾是誰寫的,你敢鬧事兒試試?
這一下子,那些湊熱鬧的人頓時便自覺退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