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5頁)

剛開始,建的都是男校。

但因為高軟軟在大宋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女子開始想要向她學習。

剛開始大臣們以及大儒們對于這個,是死命的反對。

但沒辦法啊,高軟軟實在是太能搞錢了。

看在錢的份兒上,高軟軟自己都不用下場,趙鼎直接化身戰狼,撕得那些大臣們以及大儒們懷疑人生。

被撕得多了,他們也意識到這個趨勢已經是擋不住了,幹脆便兩眼一閉當看不見。

後來,就開始大規模建女校。

現在大宋男校和女校的比例,差不多能達到四比一。

除了學校,趙鼎還在各個地方開始大量的建養濟院(養老院)。

這個養濟院制度,其實大宋一直就有。

但趙鼎直接喪心病狂一般的,同樣把這制度給普及到了裡這一級别。

剛開始大家并沒反應過來他為什麼要這麼幹,隻覺得他是錢多燒的。

等這學校和養濟院搞成了之後,趙鼎開始逐步向裡這一級派出官員之時,大家才回過味兒來。

别說裡這一級别,就算再高的鄉一級别,自古至今都是宗族的天下。

所謂皇權不下縣,說的其實就是這個。

但趙鼎這個舉動,明顯打破了這個默契。

百姓們為什麼要聽從宗族的控制?

因為他們想要學習,得宗族裡識字的長者來教授。

他們老了之後,更是要依靠宗族來接濟。

但趙鼎的舉措打破了這個壟斷。

他這是要挖了宗族的根兒啊。

回過味兒來之時,有人開始反對。

可恨得是,趙鼎一手學校一手養濟院,完全占據了道德至高點。

而且,嶽飛的刀到底有多利,大宋誰不知道?

所以,目前還沒有人頭鐵到真正明火執仗的反對,隻是暗暗的反抗。

比如不讓宗族裡的孩子入官學,或者不讓宗族裡的孤寡老人住進朝廷的養濟院。

趙鼎一看他們隻有這麼點兒膽量,大手一揮,發錢。

上學的當然不會發錢,但是管飯,而且五天能吃一頓肉。

至于那些住進養濟院的,他是真發錢,一年發三貫。

其實朝廷以前也發錢,每人每年差不多發兩貫錢。

但那時候養濟院隻到縣一級,本來就沒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