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咱們現在的局勢,實在是太缺人了。
想要緩解眼前的局面,最快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抓俘虜。”
說到這裡,張浚觀察了一下,發現無論是劉禅還是趙鼎都沒有什麼特别的反應。
于是,他深吸一口氣之後,繼續說道:
“為了鼓勵将士們多抓俘虜,臣建議以後将士們捕俘的數量可以累計。
如果一個将士能累計捕俘三千,便可以與四大軍功一樣,直接封侯。”
張浚這句話一說完,趙鼎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他現在算是明白,張浚為啥不提前和他商量這個事兒了。
這個想法,真的太特麼炸裂了。
捕俘數量可以累計,達到三千就能直接封侯?
你他娘的真敢說啊!
事實上,如果一個将士真能在戰場上抓到三千俘虜,那他基本上就已經可以封侯了。
但張浚這句話,并不是一句廢話。
反而是一句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以前的戰争之中,抓俘虜隻是戰争勝利的一個副産品而已。
可這句話如果明确的寫進了大宋的軍功體系之中,那就必然會導緻大宋的作戰方式以及作戰目标發生改變。
不知不覺之中,大宋的作戰目标,就會從斬将殺敵,轉變為抓更多的俘虜。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如果真這麼幹了,會讓大宋陷入一種道德困境之中。
你大宋号稱禮儀之邦,結果你每一次作戰,真實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抓俘虜?
如果真的明火執仗的這麼幹了,不僅僅那些大儒們内心的信念會崩塌,時間久了就連将士們的心态也會出問題。
大宋對于将士們,并沒有成熟的思想教育體系。
甚至大部分時候他們還被稱為賊配軍。
可就算是這樣,朝廷還是會不間斷的向他們灌輸報效君王,保家衛國的思想。
比如嶽飛的嶽家軍,軍紀為什麼冠絕大宋?
就是因為嶽飛把自己的信仰,灌輸到了整個嶽家軍。
但假如有一天,這些将士們明白過來,他們所謂的報效君王,隻是出去抓俘虜?
甚至,時間長了之後,萬一這些抓回來的俘虜并沒有用到國家建設上,而是成了某些權貴們的私奴?
那時候他們的心态,得崩成什麼樣?
一想到這裡,沒等劉禅說話呢,趙鼎就直接說道:
“這個辦法不行,本官反對!”
說完了之後,他還語重心長的看着張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