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說多少?”
“回元帥,一萬萬貫。”
秦桧又重複了一遍這個數字之後,金兀術幾乎要瘋了。
他一邊在房間裡來回的走來走去,一邊嘴裡不停的念叨着: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對于金兀術的反應,秦會實際上完全能夠理解。
靖康年之後,因為直接拿下了大宋的半壁江山,金國的财政收入瞬間大漲,短短時間内達到了三萬萬貫的超級規模。
雖然這個規模維持的時間不長,但大部分時間他們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能達到兩萬萬貫。
而同一時期,大宋因為國土淪喪了一半兒,财政收入基本在八千萬貫左右,好的年景能達到一萬萬貫。
簡單對比一下,基本上金國幹一年,大宋要幹兩年。
更慘的是,金國因為有大宋的半壁江山可以吸血,他們每年的财政都有盈餘。
而反觀大宋,因為三冗的問題,每年都是入不敷出。
這也是當年大宋一直打不過金國的一個重要原因,軍隊開支就不在一個級别上。
再加上兵源素質以及制度的原因,打不過才是正常的。
當然了,這也能從側面映襯出來嶽飛、韓世忠以及故去的吳階等人能在軍費支出遠低于金軍的情況下,不斷在對金作戰之中取得勝利,到底有多麼的不容易。
可是,現在的情況,已經兩極反轉了。
因為劉禅堅定不移的支持嶽飛,從而以嶽飛為支點,不斷地以點破面,宋國的優勢開始越來越大。
有了安南、蒲甘、大理、吐蕃的資源持續輸血,再加上高軟軟和劉禅搞的那個皇家商行持續補貼,大宋的财政情況迅速好轉。
現在大宋一年的财政,已經逼近了兩萬萬貫,超過了大宋立國以來的峰值。
而且,這還是在劉禅對于安南等地持續免稅的情況下實現的這個數字。
包括剛剛拿回來的領土,朝廷也并未開始征稅。
如果将來這些地方都開始征稅,大宋的财政實現翻番也不是不可能。
但反觀金國,失去了大宋的江山輸血之後,他們的收入頓時銳減。
以秦桧的估計,他們現在一年的收入不會超過八千萬貫。
但收入減少了,支出卻并不會那麼快的減下來。
這樣一反一正,造成的情況就是金國的财政近幾年年年虧空。
要不是有前些年的底子在,早特麼破産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金兀術聽到高軟軟一次從海外帶回了一萬萬貫之後,才會那麼激動。
僅這一次,就已經超過了他們一年的财政收入,他怎麼可能不怕?
但再怕也得面對現實啊!
想到這裡,他便看着金兀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