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第9頁)

幾人商量好了之後,便開始由秦桧向國内傳信。

因為趙桓跳崖的現場,還有貴人及帝姬們在場,所以秦桧倒是沒敢用什麼秦秋筆法,把現場的情況原原本本的報了回去。

等信傳出去之後,秦桧心裡隻有慶幸。

從趙桓當時說的那些話來分析,他應該是看出了自己的用心。

但可能是心裡對于金國實在是太恨了,當時他把自己給忘了。

假如他當時也指着自己的鼻子罵一頓的話,那自己可就真的完犢子了,神仙都救不了。

還好,還好!

秦桧在暗自慶幸之時,趙桓跳崖而死的消息,也傳回了國内。

然後,整個大宋都炸了。

除了一小部分人死死的關着門,不知道在家裡幹什麼之外,大部分的百姓都被趙桓的決絕給驚呆了。

尤其是當得知他跳崖不成,竟然用石片直接劃開了自己的脖子,鮮血流幹而死之時,那些罵了他幾十年的百姓,紛紛面向着燕山的方向跪地痛哭。

與百姓們痛哭悼念不同,大宋的士大夫階層同樣因為趙桓的死,而發生了大地震。

由于以文制武的政策,大宋的士大夫階層,取得了遠超其他朝代的地位。

他們徹底成了大宋政治走向的主宰者。

地位的提升,使得他們之中的一部分迅速的腐化堕落。

但與此同時,他們之中的有良心者,也開始把如何規範士大夫的行為,以及士大夫究竟該如何行事,做為自己畢生的研究課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理學研究在大宋蔚然成風。

與此相伴的,便是‘氣節’二字,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趙桓的死,簡直完美符合了他們對于氣節二字的最高追求。

一時間,大量贊美趙桓的詩篇以及文章開始橫空出世,仿佛前半生的不完美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與他們不同的是,大宋的将士們的想法倒是非常簡單。

金兀術那厮逼死了我們的先帝,我們打過去為先帝報仇吧。

不僅大宋的将士們這麼想,很多大宋的官員也同樣這麼想。

一時間,劄子如雪片一般飛到了宮裡。

而在皇宮之中,劉禅這會兒的心情,那是相當的惆怅。

與外界的猜測不同,他是真的沒想過要弄死趙桓。

甚至他都已經想好了,等趙桓回來之後,如果他還想當皇帝的話,隻要他公開發誓不動嶽愛卿,以及嶽愛卿看中的人。

而且,保證對嶽愛卿言聽計從。

那麼,自己就把皇位讓給他。

然後,天天摟着老婆孩子鬥蛐蛐。

至于趙桓要是不聽嶽愛卿的話,或者動了嶽愛卿,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