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隻好非常直接的說道:
“官家,那些孩子在入仕之後,嘴上一定會說着報效于您的話。
但是,他的心裡想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如何回報自己的家族。
甚至,這是他終其一生都在作的事。
出于個人的角度,我們不能說這是錯的。
但是,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當朝廷所有的官員,做事的第一準則不是報效君王,而是如何回報自己的家族之時,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官家您敢想嗎?
自秦以來,為什麼每一個王朝的末期,都繞不開土地兼并這個問題?
說白了,不就是因為那些官員忘了報效君王,而隻想着回報自己的家族嗎?”
李睿這一番話,完全把劉禅給驚呆了。
“這......這......你說的都是真的?”
“官家,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臣說的全是真的。
私學之害,實乃曆朝曆代亡國之禍源。
臣墾請官家廢除私學,大興官學。
并且,将适齡孩童必須入官學一事寫入律法。
如此,方能保我大宋萬世基業。”
李睿說完了之後,劉禅猶豫了一會兒才問道:
“可是,就算孩子們全入了官學,如果他有私心的話,不是還是會想着反哺自己的家族?”
聽到劉禅這麼問,李睿直接冷笑一聲。
“官家,您多慮了。
在您的勵精圖治和嶽元帥的運籌帷幄之下,我們大宋連年開疆拓土。
按我們大宋現在擁有的土地以及大宋的人口計算,曆代大賢們暢想的耕者有其田,對于我大宋百姓來說,早已不再是夢想。
百姓們有了足以養活自己的地,如果再有了官學為孩子們提供教育,他們還有什麼事情,是非宗族不可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接觸最多的便是自己那個小家庭。
對于宗族裡的其他人,他們的關系慢慢就會疏遠。
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入仕的時候,宗族裡的那些人,很可能連他們的朋友都不如。
這樣的人入了仕之有,就算他有私心,大概論也隻會反哺自己的那個小家庭。
可是,一個小家庭,就算我們放開了任他吃任他拿,他又能吃多少,拿多少呢?”
第697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嗎?
李睿的話說到這裡,劉禅三人忍不住對視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