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用管我,繼續啊。”
看着嶽飛那一臉人畜無害的笑容,他們的牙都快咬醉了。
這兒正上着朝呢,你突然想削個蘋果?
你他娘的是想削我們的腦袋吧!
我們不就是想糊弄糊弄,趕緊把話題給轉移到别處嘛,你至于這麼威脅人嗎?
你......你無恥!
你看看你現在那一副權臣的嘴臉,你幹脆别叫嶽飛了,你改名叫董卓算了。
呃.......算了,你還是别改名叫董卓了。
我們可不想試試你那寶劍是不是鋒利。
算了,我們不扯了,繼續辯論還不行嗎?
可是辯着辯着,他們就發現是真說不過這李睿。
不是他們口才不行,也不是他們辯論技巧不行。
實在是李睿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專挑那些不能放在桌面上的話出來說,這還怎麼玩?
無奈之下,他們就又想轉移話題。
可每當他們露出來這個苗頭,嶽飛就會恰好想削個蘋果。
一場朝會下來,嶽飛他削了十八個蘋果啊。
關鍵他削完了之後,他光是自己吃,他還給官家啦、趙鼎啦、張浚啦、韓世忠啦這些人分着吃。
看他們吃蘋果時候的那個樣子,如果不是有規矩約束着的話,大臣們都懷疑,他們想排成一排,蹲在大殿的台階上,一邊兒看他們辯論一邊兒吃。
被嶽飛這麼連着搞了十幾次心态之後,他們算是徹底的敗下了陣來。
負責任的說,他們并不是輸給了李睿,而是輸給了嶽飛手裡的蘋果......啊呸,輸給了嶽飛手裡的劍。
或者更準确的說,他們是輸給了大勢。
能站在這個朝堂上的人,好壞都有,但真的沒有一個傻子。
自紹興十一年以來,随着官家越來越信任嶽飛,越來越給嶽飛放權,他們就已經意識到形勢有了變化。
在他們的視角看過去,官家越信任嶽飛,嶽飛打勝仗越多。
嶽飛打勝仗越多,官家越信任嶽飛。
他們倆人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無限運轉的良性循環。
随着這個循環不斷往前,嶽飛在朝堂之上的話語權越來越重。
相應的,他們在朝廷之中的話語權卻越來越低,所提的建議也越來越不被重視。
可是,對于這種局面,他們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他們不是沒想過,要是嶽飛打個敗仗該多好啊。
隻要嶽飛打一個敗仗,他們就能抓到打破循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