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之外,孟都和胡铨倆人在南海那邊每打下一個地點,朝廷就得新派官員過去。
那是人,又不是物件兒。
臣就是有三頭六臂,也變不出來這麼多的人啊。”
趙鼎這麼一哭窮,劉禅馬上反應了過來,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怪隻怪這些年大宋開疆拓土的速度實在是太快,官員實在是不夠用了。
有時候他都忍不住想,之前那個備受三冗問題困擾的大宋,是不是真的存在過。
為啥朕就不能有這種煩惱呢?
心裡亂七八糟的想着,劉禅也知道自己這次算是甩鍋失敗了。
但是,想讓朕給你趙鼎認錯?
不可能!
你又不姓嶽。
于是,他啪的一聲一拍桌子,然後便氣勢十足的說道:
“朕不管!
你才是宰相,人手不夠就是你的問題。
朕不管你想什麼辦法,朕隻要有足夠的人才。”
劉禅這麼一說,趙鼎激動的差點兒沒奸笑出聲。
嘿嘿嘿,等得就是您這句話。
于是,他便拱手說道:
“官家,您想要足夠的人才,臣倒是有個辦法。”
“什麼辦法?”
“改革科舉!”
“改革科舉?”
看着一臉震驚的劉禅,趙鼎胸有成竹的說道:
“沒錯!
想要解決朝廷目前人才匮乏的問題,唯有改革科舉。”
“你打算怎麼改?”
“官家,咱們目前的科舉,考的是經義、策、論。
之所以要考這些,目的是通過這幾項考核,選拔出能明理、通事非、懂大局的人才,來旨在選拔能夠代天牧民。
但是,在實際的政務之中,有大量的官員所經手的政務其實非常的具體而且也相當的專業。
對于這些官員來說,隻要其專業知道過硬,哪怕不通經史子集,其實也并不影響其處理公務。
因此,臣以為不妨将科舉分為兩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