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種地他們還能幹什麼?”
“咱們花費無數心血辦個學校,他們貸款兩千貫來學會了技術。
結果,學完之後繼續回家種地?
官家您想什麼呢?
他們要是考不上的話,當然是進工坊裡掙錢啊。”
“進工坊?”
“對呀!
像他們這種識文斷字兒還明理,又懂技術的人,就了工坊可是能掙大錢的。
比如咱們的礦山上,如果有學會探礦技術的學子願意去,臣妾一個月至少能給他五十貫。
他要是能探出來大礦,臣妾還能給他喜錢。
隻要他找一個大礦,喜錢就足夠他還清所有的貸款。
再比如采礦,如果他們能用自己學到的技術,幫着礦山上改進一下兒采礦的工藝,您覺得臣妾能虧待了他?
還有朝廷的鐵路工地上,如果那些學會了測繪的學子願意去,官家舍得虧待了他們?”
高軟軟這麼一問,劉禅瞬間明白了她的打算。
然後,他便趕緊回道:
“那不能,絕對不能啊。
這可是朝廷急缺的人才,朕怎麼舍得虧待他們呢。”
說完了之後,他才嘿嘿笑着問道:
“愛妃啊,你是早就想好了要這樣做嗎?”
“那當然!
以前的學子,平時就鑽在家裡讀書,到了大比之年才出來考一下兒。
要是考上了,就出來做官。
要是考不上,就繼續回家鑽在家裡讀書。
有些學子都幾十歲了,卻除了讀書之外啥事兒沒做過。
甚至,有些學子連麥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
如果這樣的學子是生在權貴之家也就算了,偏偏很多寒門學子也是這般德行。
更讓臣妾不能理解的是,大家并不覺得這是對人才的浪費,反而都覺得這是正常的。
所以,臣妾才想着趁這麼個機會弄這樣一個學校。
之所以要定這麼高的學費,臣妾就是為了套住那些寒門學子。
如果他們考上了,那就好好做官,用他們的俸祿還錢。
如果考上不,有這兩千貫的貸款壓在身上,他們也别想回去再賴在家裡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