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第4頁)

隻要是為大宋立下功勳之人,不論功勞大小,朝廷都會論功行賞。

因此,侯爺雖然是首功,但對于你們三人,官家自然也是要論功行賞的。

官家按照你們的功勞,給你們三人都賜封了男爵的爵位。

你們還是趕緊回家吧,教授禮儀的官員恐怕已經到了。”

禮部官員這一番話,說的三人是淚流滿面。

我們的格局跟官家比起來,太特麼小了啊。

撲通一聲跪下,對着皇宮的方向磕了九個頭之後,三人與石小林道了個别,就跐溜一下跑回了家。

三天之後,石小林四人在大慶殿裡受了封。

受了封之後,禮部還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遊街活動。

随着遊街活動的舉行,劉禅那一番甯肯多封出去幾個爵位,也不讓任何一個有功之人寒心的話也随之傳到了民間。

讓人沒想到的是,他這一番話竟然再次催生出了一波大宋百姓的出海潮。

隻不過,與上一次出海的百姓,單純為了尋寶發财不同,這一次的百姓們出海的目标明顯更廣了。

隻要是國内沒見過的東西,先帶回去再說,說不定就能換個爵位了。

而且,有了劉禅那句話之後,大家也不用搶了。

反正官家對于封賞大方的很,隻要你真有功,那必然論功行賞。

因此,與上一次出海的人想盡辦法躲着旁人不同,這一次出海的人,明顯有了更多的互動以及協作。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宋在短短幾年之内,便多了許多從前沒見過的東西。

但此時的劉禅,可不知道他那一番話,能産生這麼大的作用。

此時的他,正面對着豎在将作監的一根巨大的柱子,發呆呢。

看着面前這根從未見過的,兩人都合抱不住的柱子,劉禅發呆了好一會兒之後,才拉了拉旁邊的嶽飛。

“愛卿啊,你見過這麼大的柱子嗎?”

此時嶽飛的表情,其實跟劉禅一模一樣兒。

這麼粗的樹他倒是見過,但這個柱子明顯不是木頭的。

這到底是特麼的啥東西啊。

滿心迷茫的嶽飛,聽見劉禅問話之後,一邊盯着眼前的柱子,一邊搖了搖頭。

“臣也沒見過。”

聽見嶽飛說自己也沒見過之後,劉禅就看向了一邊兒的沈行知。

“沈卿啊,這就是你花三個月搞出來的東西?”

“回官家,正是!”

“這到底是個啥柱子啊?

朕怎麼看着裡面亂七八糟的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