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草原以及天竺,三線齊發。”
聽到蕭查剌阿不的想法,耶律夷列差點兒以為自己耳朵出問題了。
“啊?
吐蕃朕能理解,畢竟他們現在基本上已經屬于宋國了。
從他們那裡過境貿易,除了交通不便之外,倒不會有别的問題。
草願上現在雖然部落混戰,但如果咱們多派軍隊保護的話,倒也不愁打通一條貿易線路。
可是,天竺是個什麼情況?
天竺距離宋國本土十萬八千裡呢。”
“陛下,天竺雖遠,但他現在也是宋國的地盤啊。
憑宋國的治理能力,臣料定現在的天竺肯定已經跟原來的天竺大不一樣了。
在宋國的治理之下,那裡一定有巨大的市場。
而且,天竺雖然遠離宋國本土,但臣聽說宋國每個月都有船隻前往那裡。
我們的貨物到了天竺之後,再坐他們的船同樣可以到達宋國本土。”
認真思考了一會兒之後,耶律夷列糾結的說道:
“你說的倒是也有道理。
但是,這路線實在是太遠了。
我們的貨物經這條線運過去之後,還能有利潤嗎?”
“陛下,這就需要我們派出使團,去和宋國好好談談了。
如果他們願意在關稅上面給我們一些優惠的話,還是有利潤的。
但就算沒有利潤,我們也有必要把這條線維持起來。”
“為什麼?”
看着一臉疑惑的耶律夷列,蕭查剌阿不陰險一笑。
“陛下,我們把這條線維持好了,才能随時掌握宋國對天竺的掌控到底是怎麼樣的。
正所謂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雖然臣以為宋國不可能打過來,但萬一呢?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咱們又打不過他們的話,咱可以扭頭去打天竺啊。
天竺那地方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而且還有出海口。
直到了不得已的那天,咱把那裡占下來,便能進可攻退可守。”
聽到這裡,耶律夷列頓時眼睛一亮。
“蕭卿不愧是朕之肱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