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第2頁)

“官家是指,勳貴之家多廢物嗎?”

“沒錯!

那愛卿可知為何勳貴之家多廢物?”

“那是因為初代的勳貴一般是在特殊的時勢之下,才能立下功勳。

而其後代一般情況下,很難再遇到同樣的機遇。

沒有相應的機遇,其很難再立下超越先輩的功績,也便無法改變爵位降級的命運。

與此同時,勳貴子弟自小生活優渥,也很難養出先輩的勇氣和銳氣。”

“既然愛卿你心裡都明白,又為何要反對世襲罔替呢?

你剛才說的非科舉和軍功不得襲爵,即是給了勳貴子弟壓力,也是給他們指明了保住爵位的路徑。

那在這個基礎上,拉高他們的上限又有何不可呢?

世襲罔替之下,朝廷确實會多支出很多俸祿。

但對于勳貴之家來說,他們想保住自己的爵位,就必須把子弟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隻要這些家族代代都有人才出來為國效力,朝廷多支出一些俸祿,朕認為還是劃算的。”

“可是,臣還是怕将來有一天,這一部分的支出,會壓垮整個的财政。”

聽到嶽飛這麼一說,劉禅一下子樂了。

“愛卿你是當局者迷了。”

“啊?”

“大家都說你是大宋現在最大的勳貴,所以你怕自己的後世子孫成為大宋的負擔,所以你一心想解決這個負擔。

但對于朕來說,無非就是朝廷和你們嶽氏一族簽了一份長期的協議。”

“協議?”

“對啊,這個協議的内容就是,朕出高價養着嶽氏一族,而嶽氏一族則需要每一代都向朝廷輸送人才做為回報。

一旦哪一天,你嶽氏一族不能再向朝廷輸送人才,則這份協議做廢。”

“啊?

這樣的話,朝廷豈不是很虧?”

“這怎麼會虧呢?

朝廷每年在教育上投入那麼多錢,但這些投入到底會産生什麼樣的回報,誰也不知道。

但花在你們嶽氏一族身上的錢,則必然能換來至少一個有用之才。

簡單來說,朕花高價買了一份确定性。”

劉禅這個比喻,算是徹底把嶽飛給整不會了。

“可是,朝廷為什麼要出高價與嶽氏一族定這個協議呢?”

“那自然是因為你的功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