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頁)

  “什麼亂世書,吹河書!”唐不器正在自己府上吐槽:“次次給他的評語不是第一流就是百花殺,直接給個花王不是挺好,或者百花羞算了。”

  這是京師府邸,唐家果然已經搬離姑蘇,不想躺在劍皇陵寝的炸藥桶上。隻不過唐不器可憐巴巴的還需要盯着江南局勢,這一次赴京其實另有要事。

  玄沖正在他府上做客,聽了唐不器的吐槽,失笑搖頭,沒有附和。

  其實亂世書此前對嶽紅翎韓無病的評價一樣是很高的,趙長河往往能得到冠絕群倫的用詞,也是因為他真的都在拿第一,沒什麼好說的,玄沖表示很淡定。

  次次拿花做比喻,反倒讓人感覺有點暗含小惡劣呢……

  在他看來倒是另一個問題更要緊,不知道唐不器為什麼不提……于是玄沖就提了:“想不到厲神通真的反了……而且這一次趙長河居然站在了反賊一邊。這麼嚴重的事,你的态度居然是糾結這?”

  唐不器沉默片刻,慢慢道:“姑姑都沒說什麼,我能什麼态度?”

  “唐首座居然沒說什麼?”

  “能說什麼?李肆安的報告上說得明白,蜀地已經苦翟牧之久矣,連帶苗疆之亂都可以算是翟牧之逼反的。那時候姑姑就有預感,趙長河忍不了的,拿誰的名頭都不好使。”

  “……”

  “有一說一,這小子一直就說自己更傾向反賊,并未掩飾過,卻還耐着性子戰胡人戰邪教的,已經很難奢求更多了。”唐不器歎了口氣:“隻不過姑姑本來覺得快成真的美夢忽然就幻滅了而已,也不知道将來如何收拾。”

  玄沖抽抽嘴角,怎麼收拾?這話怎麼說得像是唐首座已經被吃幹抹淨了一樣……

  唐不器自顧喝了口酒,歎氣道:“我看她現在也沒有心思去考慮西南了,這大夏裱糊着裱糊着,忽然到處漏水,已經裱糊不動了。”

  玄沖知道他在說什麼,這一次唐不器赴京,就是為了這件事。

  貴妃皇甫情和王皇後第一次合作,共同推動了一件事:廢漕改海。

  這是四象教和王家的合作項目中最重要的一塊内容,經過一年密謀,背後不知道多少官員的拉攏交換,時至今日終于推動了朝議。

  百萬漕工衣食所系,幾乎可以預見漕幫會是什麼反應。

  漕幫不是一個簡單的幫派,它關聯着無數漕運沿途的官方勢力,實際也就是說,這不僅僅是漕幫要動亂,同時也是無數官員都要群起反對的事,動搖了大夏統治根基。

  但這事有幾個微妙點。

  首先這從長遠來看,海運是好事、且是早晚必須要做的事,海外的探索一直是有識之士都在建言的。如果這事發生在大夏全盛之時、并且和漕運做好協調,其實并不一定會傷及漕運利益的,大家完全可以共存。

  可惜這種風雨飄搖之時,又是強行推動,皇甫情還故意使壞,造成的結果自然不可能那麼理想。

  其次,這事對唐家有利。唐家自己也是沿海大族……唐家人其實是同意這件事的。

  現在唐晚妝極為頭疼。在外天天都在和皇甫情針鋒相對,架都快打起來了。結果回了家,從老爺子老太太到其他族人都在暗戳戳慫恿她同意,唐晚妝頭大如鬥,最近連門都不想出。

  唐不器赴京也是因為唐家最近吵翻了天,他作為現在坐鎮東南的重要人物,當然要來參與家族會議讨論。何況漕幫萬東流還是他的朋友,這就更加心情複雜。

  當然唐不器并不知道萬東流身為四象教轸水蚓,自己本就是想造反的,這一招隻是逼他的父親萬天雄下決心而已。

  唐不器更不知道這事兒是趙長河向皇甫情建議的,否則可能三觀都崩沒了。

  “尊者,這事真是趙長河提的案?”趙長河曾經呆過的四象教京師别苑裡,夏遲遲不可思議地問着面前火鳥覆面的尊者:“這種亂邦之謀,怎麼可能會是他提的?”

  朱雀心情頗好地跷着二郎腿,懶洋洋地斜靠軟榻:“怎麼,你很了解他咯?再怎麼着他也是我們四象教室火豬,幫聖教獻計獻策有什麼稀奇嗎?”

  夏遲遲嘀咕:“他那時候還不是豬吧……就是靠那個賣騷的貴妃把他變成豬的。”

  某賣騷貴妃好心情都快被說沒了,眼睛上上下下瞟着徒弟,尋思再找本書給她抄抄。

  但心中不得不驚歎,這丫頭的天賦真的是好……其實從當初能同時應和青龍白虎二象,就知道她的天賦是比自己和三娘好的。但朱雀也沒想過,讓她赴海外曆練這些時日,居然也到二重秘藏的邊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