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4頁)

第613章

既以國士待我,自當以死報之

  子夜。

  唐晚妝披着初見之時那厚厚的貂裘,在燈下處理文件。

  咳嗽是不咳了,趙長河之前臨走給她最後做的治療,至少能支棱一年的。

  隻是操勞多了,身子骨依然看不出像個武者,畏寒氣虛的樣子看得抱琴直搖頭。

  還三重秘藏呢,都不如抱琴玄關三重元氣滿滿。

  呃其實抱琴今年也已經不小了,都十八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修行也玄關七重,是一個派出去處理江湖事務都能冷臉裝逼的丫鬟。當年趙長河初見之時都打不過抱琴,那時候的抱琴玄關五重了,趙長河剛四重,當然可能會被越級,這就是曆史懸案了。時至今日趙長河居然一直拿抱琴當成一個不會武功的小丫鬟,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趙長河對這主仆倆的誤會還不止這點,對唐晚妝也有點小誤會。

  比如覺得唐晚妝和唐不器的吵架簡直理所當然……趙長河還相對好些,起碼知道如果唐不器隻是說自保的話,晚妝是不會和她吵的,唐不器才是真不懂姑姑。

  實際上即使唐不器想割據,唐晚妝本來都不會去吵。

  武維揚那些忠誠的下屬們都有了别樣心思,她并不想阻礙大家的前程和追求。

  沒有誰的理想比誰的寶貴,自己沒有資格拖着别人的未來讓人和自己一起付出,各自安好便罷。

  真正讓唐晚妝不許唐不器自立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事态讓她本能感覺有點怪,她不希望唐不器走在風口浪尖被人當槍使了。

  可惜各地鎮魔司糜爛了很多,也被策反了很多,她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全面靈通的消息了,隻能從一些蛛絲馬迹上去猜測推演。

  首先,隴西李家那邊是肯定出問題了,這種事非常好判斷,因為關中賦稅停了,号稱因為盜賊山匪過多……這不就是割據的典型标志,那種借口能忽悠誰?

  本來這種事也是在意料之中的,當夏龍淵确定受傷而歸,這幾乎就是擺在面上的事了。

  讓唐晚妝覺得怪的在于,原本巴蜀厲神通調動人馬準備往上打的,但近期也停了。

  厲神通和唐不器那種隻想割據江南的小菜雞可不一樣,無論起事之初是為了巴蜀民衆還是其他,總之起事之後這種英豪是不可能偏安一隅守着一畝三分地就完事的,他的攻擊性和行動力都是一等一的,必然會進取漢中關中。他會因為關中旗幟姓夏還是姓李就改變了戰略方針?那不可能。

  是什麼導緻他歇火的?

  然後楊家态度也開始暧昧。讓出徐州之事非常奇怪,面上說是朝廷的妙筆,故意讓王家與萬天雄接壤,挑撥這兩家争鬥,朝中還頗有些人誇贊楊太尉妙計高明……但唐晚妝可心知肚明,朝廷沒有這種朝議,她都不知道這件事,就已經發生了。

  這是楊家自己的定議,看上去有點像滋長萬天雄的野心。唐晚妝可以想象,漕幫從立足江淮的水上幫會,到了落足徐州這種北方青徐之地,坐望中原,那種心态上的微妙感受不足為外人道。

  事實上萬東流不太好意思和趙長河說,萬天雄都有稱王的想法了,當然他們上面還有四象教,幫衆大部分是四象教徒,朱雀沒點頭,萬天雄也隻敢心裡想想。

  其實對于四象教而言倒無所謂誰稱王,如果萬天雄正兒八經向朱雀提請,朱雀大概率會同意,如果反對也不是因為不肯,而是覺得應該廣積糧緩稱王,那是另一回事了。

  這種各方态度極為詭異的氛圍裡,不器摻和個什麼?更氣的是,你如果是這場局裡的弈者、知道内裡到底什麼情況,那倒還好。可姑侄倆通信幾輪,唐晚妝發現唐不器根本不知道别人的情況,氣得簡直想沖到江南去把侄兒掀翻,拿掃帚狠狠揍他一頓。

  蒙在鼓裡被人當槍的小廢物還想當吳王!連要稱王的流言都已經到京師了,怎麼能不吵架!

  唐晚妝揉了揉眉心,思慮過重實在不利病情,有點小小的眩暈感。

  正在此時,香風拂過,面前多了個人。

  沒戴面具,一身宮裝的皇甫情。

  伺候在邊上的抱琴連反應都沒反應過來,就被點了穴道傻在一邊:“小丫頭牙尖嘴利,先一邊呆着。”

  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