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麼大的事不是他一個學校校長能決定的。
立刻,校長選擇了報案,同時,将相關問題向上級反饋。
顯然,這問題在意料之中,當天相關部門就有人進駐京城大學。
進駐的同時,京城各個大學都進行了一場入學考試。
且不說别的學校如何,隻說京城大學。
通過一次考試,竟然找出了九個考試成績差得不得了的學生。
剩餘還有一些成績稍微好點兒,但并不足以考入京城大學的人。
當年錄取了二千三百四十人,不符合錄取标準的人有十七個人。
這個比例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這意味着,一百多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是被冒名頂替,或者參加考試的時候作弊了。
驚出一身冷汗的教育部門連夜對這些學生的檔案進行重新核實。
果然從其中發現了問題。
有些學生根本就是換了名字拿着别人的錄取通知書直接來報到的,還有一些是找人頂替參加考試。
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稱自己這次考試發揮失常了,對這一類學生,直接核對筆迹。
這些學生也包括了孫小魚。
其他學生在學校裡參加考試,最起碼上面的名字是頂替的人的名字。
隻有孫曉喻,也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孫曉喻比孫小魚好聽,竟然直接大喇喇地寫上了自己原來的名字。
他自然也是第一個被查出來的人。
偏偏孫曉喻這個人在荔城為非作歹習慣了,竟然繼續在學校裡撒野。
當天就被關了起來,然後通知家長來接人。
孫剛接到派出所電話的時候,氣得直接将話筒給摔了。
這個敗家玩意兒,竟然敢在京城那種地方撒野,當真以為他老子無所不能?
雖然孫剛知道現在離開荔城不好,他和陳子安的博弈正是白熱化的時候。
如果離開,可能會導緻前功盡棄,再也沒有機會将陳子安從荔城趕出去。
換句話說,這幾年的努力全都白費。
但為了不成器的兒子,他隻能選擇去京城處理問題。
他不是沒有懷疑過這件事有陳子安的手筆,但是調查之後,确實沒有發現陳子安參與其中。
孫曉喻之所以出問題,
因為有人鬧到學校,稱自己是京城大學錄取的學生,被人冒名頂替了。
這個人不是别人,正是孫小魚本人。
孫小魚一貫學習好,不肯相信自己沒有被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