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1頁)

他以及他的鄉親們日子也會過得更好。

蘇小甜對袁國慶這話感到很詫異,這裡看着怎麼也不像會發生洪澇災害的地方啊!

她忍不住朝着周圍看了一圈兒,一點都沒發現會有突如其來暴雨的迹象。

隻可惜,雖然博覽群書,但蘇小甜并不懂氣象學。

這一瞬間,蘇小甜忽然就想到了,或許這個方面也可以專門學一學。

畢竟,農業與氣象是息息相關的。

不光她應該學,就是三哥,也應該學一學氣象學。

“國慶,你說的誇張了一些吧?就算有自然災害,預先總有些征兆。”蘇三恭也不敢相信。

袁國慶說道:“從小到大,見習慣了。沒有任何征兆,沈老師,小樹的爸爸,當初就是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為了救人才沒有的。”

如果能預先知道天氣情況,或許很多災難就能避免。

最起碼,人能撤離。

小樹的爸爸早亡,這一點他們都知道,但關于小樹的爸爸是怎麼去世的,這一點他們都不清楚。

晚上,沈自珍幾個人到了杜書記的家裡。

梁鎮長早就找杜書記說過這件事。

杜書記知道沈自珍是京城裡來的人,而且是在領導跟前挂過号的首屈一指的農業專家,很是客氣。

他見了沈自珍的面,少不得要說幾句恭維的話。

但沈自珍今天來的目的隻是為了小樹,謙虛幾句就切入正題。

“沈老師,今天您來的目的,梁鎮長已經對我說了。不瞞你說,這種事,我想管,可是有心無力。”杜書記苦惱地說道。

蘇小甜擡眸看看杜書記。

她不明白為什麼杜書記會這樣說。

作為基層政府的領導,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

蘇小甜忍不住皺眉。

沈自珍也沒想到,杜書記一開口直接就是拒絕的話。

原本,他以為,最多是說難,而不是直接說有心無力。

這一瞬間,沈自珍覺得,自己可能是白跑了這一回。

但是,沈自珍還是想盡可能地争取一下。

最不濟,讓這個孩子去福利機構也行,總比在外面漂泊流浪的要好。

“杜書記,小樹這樣無父無母的孩子,不能直接送到福利機構嗎?”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在外面流浪,現在天氣暖和還好說,過段時間天氣冷了,怎麼過?

“沈老師,您是從京城來的,不了解我們這邊的情況,才會這麼說。”杜書記臉上的雖然帶着笑,可是卻透露着苦味。

“誰家的孩子,願意送到福利機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