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正在修堤壩,蘇小甜這話要是說給别人聽,估計都要挨罵。
這話在這時候說出來,可是不吉利。
但現在是對着自家哥哥,蘇小甜也沒有什麼顧忌的。
蘇三恭精通于種植,但對于水利工程,着實不太了解。
就在這時候,忽然聽到有人說:“這條堤壩這樣維修之後,角度更加急了,隻怕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咱們既然在修,不如今晚多花一點力氣,将這裡繼續修一下,角度和緩一點,也能多堅持一段時間。”
蘇小甜兄妹二人面面相觑。
果然,高手在民間。
梁鎮長和杜書記二人聽到這人說這樣的話,自然沒有不贊成的。
隻因為說話的這位,在周圍十裡八村都是有名的能人。
此人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在水利工程方面确實是個能人。
此時,他這樣說,肯定不是無的放矢。
“勞煩範師傅了,您給看看,怎麼修才好。”
杜書記這話說得客氣,但也隻是客氣。
他們雖然是地方領導,但手中權柄十分有限,根本不能給别人許諾更多。
例如今天晚上,這些義務幫忙的人,如果在幾年前,還能給記工分,但現在,他們多餘一點話都不敢說。
給錢什麼的,他們不能做主。
好在,民心淳樸,大家又都是牽牽扯扯的親戚關系,下遊有難,上遊的人幫忙,倒也沒有多少怨言。
被稱為範師傅的漢子聽到鎮上的書記支持自己,遂大聲招呼着一些人按照自己的預判開始整修這條堤壩的角度。
依然是那句話,人多力量大。
如此多的人,從天黑的時候忙到了天亮,終于将整條堤壩都修好。
按照範師傅的要求,堤壩的角度出現了極大的變化,看起來就讓人覺得安心。
水下的人已經換了好幾次,這時候,衆人看到嚴絲合縫,甚至連滲水都沒有的堤壩,終于放心了。
天光蒙蒙亮的時候,雨終于停住了,這一夜的大雨,降水量明顯超過了正常的範圍。
梁鎮長和杜書記都在擔心,是不是還有更多的地方受災。
他們是地方官員,要操心的多,也顧不得休息,簡單地将這邊的事情安排了一下,就要去上班。
也是到了這時候,他們才想起來,還有沈自珍帶着兩個學生。
對于這三個人,他們很是感動。
如果說,上遊的人能來幫忙,那多多少少是因為,他們和下遊的人都是熟悉認識的。
可沈自珍等幾個人則純粹是義務幫忙的。
“沈老師,你們辛苦了,先去我家裡休息一下,吃個早飯。”杜書記真心實意地招呼。
昨天晚上,本來是為了解決小樹的問題,但小樹的問題沒有商讨出個結果,整個晚上都泡在大雨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