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第2頁)

“這些都是麻辣燙和蘇小鹵兩個店鋪的代金券,你們可以給其他同學發下去。”

蘇小甜專門定做的代金券,其實也都不是的大額的代金券,不過就是一毛兩毛三毛的代金券。

但不要小看這一毛兩毛的代金券,在這個吃飯不會超過一塊錢的年代,一毛兩毛的代金券不算少了。

等李建紅将厚厚的一摞代金券拿過去之後,蘇小甜又摸出來一些更大面額的代金券。

“這些都是五毛的代金券,你們留着将來自己用哦。”

李建紅忙就說:“這個就不用了吧,我們就是随便的事兒。”

“反正都是要發的,你們要是不願意自己留着,那就發出去!”

果然,李建紅幾個人還是将大額的代金券都小心地放在了衣服口袋裡。

“這些代金券隻能在麻辣燙和蘇小鹵兩個店裡用,上面都有寫。建紅,你們宣傳的時候要說清楚哦!”

其他的鋪子,到底不是熟悉的人,蘇小甜沒有越俎代庖地幫忙做這些,省得吃力不讨好。

“我知道了,小甜,我們幾個辦事,你放心!”李建紅笑着出門幫忙搞宣傳工作去了。

不得不說,蘇小甜這樣用代金券宣傳的方式,确實很不錯。

尤其是在這個人們都不注重宣傳的時候,效果出奇的好。

很快,小吃城即将開業的消息在學生中廣泛流傳開來。

尤其是,小吃城裡開了個玉玲麻辣燙和蘇小鹵鹵肉店的消息更是在學生中流傳廣泛。

當然了,學生們更有興趣的是麻辣燙。

而關于小吃店的消息,不光是在學生中流傳廣泛。

就是在老師教授層面,也流傳得很廣泛。

這就是謝楠老師和霍思年老師兩個人的功勞了。

謝楠老師和霍思年二人都是親自品嘗過口味的,能夠确定味道是真的好,才敢在同事之間做宣傳。

然後,京城大學的老師們,又将這個消息給自己熟悉的其他學校的老師說了,還約了時間,等開張就去吃。

小吃城的名字最終定下來叫做大學小吃城,是李玉玲定的。

李玉玲說,大學小吃城,一聽就很有文化。

可實際上,蘇小甜覺得,這個名字一點文化都沒有,就跟暴發戶四哥的榮發商行一樣,沒有文化素養。

但架不住李玉玲喜歡啊。

這個小吃城的起源就是因為李玉玲。

因此,李玉玲喜歡,蘇小甜也不反對。

蘇小甜打算搞點兒開業慶典之類的,但蘇奶奶說,都是學生娃,不如來點兒實在的。

祖孫兩個并李玉玲等幾個人商量了一番之後,決定搞一個開業大酬賓的活動。

所有來小吃城吃飯的學生,前三天享受七折優惠;第四到六天,八折優惠;第七到十天九折優惠。

從第十一天開始,才恢複原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