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第9頁)

直接招聘,沒有人來不要緊,自己培養人才還是可行的。

就像荔城的食品廠一樣,培養屬于自己的人才,從高中畢業的工人中,培養一批夜校畢業的高學曆人才隊伍。

荔城食品廠,現在已經有好幾個讀夜校的大學生了。

就連京城的食品廠,也有兩個讀夜校的學生了。

這種模式,也可以在南嶺村推廣。

但前提是,南嶺村的廠子裡,得有高中畢業生,最起碼也要是初中畢業的好學生才行。

誰也沒聽說過一個隻上過掃盲班的人能考上大學不是?

“我知道了,小甜,咱們村子裡今年就有三四個高中畢業的,還有隔壁幾個村子裡都有。這些孩子,也隻有個别能考上大學。”

蘇長久聽到招高中畢業生也行,瞬間來了精神。

大學生,他沒這個本事招過來。

但是動員周邊村子裡的高中畢業生來工廠裡,他還是有這個本事的。

村子裡的孩子,高中畢業,如果考不上大學,大部分都隻能選擇種田,或者去城裡找城裡人不願意幹的工作過日子。

如果能在工資待遇上給一點優惠,誰會願意背井離鄉去城裡?

蘇小甜雖有些遺憾,但也知道,這就是現狀。

其實,她也很清楚,是她的要求太高了。

這個年代的高中畢業,也算高學曆。

如果家裡有些路子或者有錢的,去城裡找一份體體面面的工作,也不算難事。

甚至,要進入政府機關工作,都不是難事。

但南嶺村的情況,蘇小甜自己清楚。

能找到路子解決孩子工作的人家幾乎沒有。

至于能湊出錢給孩子找工作的人家,也是少之又少。

更多的人,希望孩子讀書之後,能帶着家裡改換門庭。

如果考不上大學,基本上,改換門庭的路子就算斷了。

“長久伯伯,這類人可以酌情提高工資,并且提供必要的便利,在夜大招考的時候,鼓勵這一類學生繼續參加考試。”

“夜大我也聽說過,可夜大畢業了,國家也不分配工作,有啥意思?”

蘇長久倒是聽說過夜大,也打聽過,夜大的學曆國家承認,可是,不分配工作,也不給漲工資,有啥意思?

“學習到的知識,都是自己的,再說了,隻要咱們的廠子經營的好,工人們的收入不會比城裡的工人低多少,又何必一定強求國家分配工作?”

蘇長久一想,還真就是這麼個理。

國家分配不分配工作,對于已經有了一份工作的人來說,也不算太大的問題。

“小甜,我知道了,你放心吧,這件事,我肯定能幹好!”

第100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