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9頁)

這樣能有生意?

這世上的事兒,就是如此,隻要有争議,就能引起更多的人關注。

短短三天時間,蘇小妹奶茶店就被很多人知道了。

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又或者是當官的,都沒有想到京城裡忽然會冒出來這樣一個鋪子。

哦不對,這已經不能用一個鋪子來形容了。

這是一次性出現了一批的鋪子。

京城裡很多人都聽說過奶茶的,也有不少人喝過奶茶。

那濃郁絲滑的味道确實非常不錯,喝了奶茶,讓人有一種心情愉悅的感覺。

可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鋪面,甚至連闆凳都沒有擺上一張。

總不能讓大家端着奶茶站在馬路牙子上喝吧?

人總是在不知道真相的時候,願意動腦筋去思索,也就是所謂腦補。

很多人腦補出一出大戲。

這肯定是誰家有錢的孩子沒事兒幹,沒錢燒得慌拿錢撒着玩兒呢。

也不知道京城誰家這麼有錢,能給熊孩子一次提供這麼多的錢和鋪子讓熊孩子禍禍。

或許是因為這件事情關注到的人多,讨論的熱度又很高,很快連報社裡的人都被驚動了。

京城裡幾家著名的報社,都開始安排派出記者采訪蘇小妹奶茶店的老闆。

這幾年以來随着開放的逐步深入,京城裡的各種鋪面,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

上面的領導認為這是經濟繁榮起來的重要象征,因此對于這些第三産業的商鋪,關注度也在增加。

但開鋪子,大部分的人都是一家一家的開,很少有人會一次性開這麼多的鋪子。

敏感的記者已經敏銳地感覺到,這件事如果報道得好,可能會讓他們的報紙銷量增加。

報紙作為傳媒老大,雖然不愁沒有銷路,但天下沒有人嫌棄賺錢多不是!

尤其京城裡各種報紙不少,彼此之間的競争還是很大。

此時,已經踏上飛機去了l國做翻譯的蘇小甜并不知道,國内已經因為蘇小妹奶茶掀起了軒然大波。

作為蘇小妹原型的蘇小甜依舊忙碌在自己的崗位上。

作為幹一行愛一行的典型代表人物,蘇小甜對于每一次接受的任務都十分盡心盡責,堅決不拖後腿。

至于國内那些事,反正有蘇小四操心,她隻管坐等收入就行了。

蘇小四這些天也在想着,怎麼才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對蘇小妹奶茶店的經營中來。

甚至,他都想到,找點關系找記者寫個稿子。

隻不過,蘇小甜不在國内,而蘇小四着實不曾與媒體的人打過教導,求助無門,才不得不放棄這樣的想法。

誰知道,就在他淡了想法的時候,就聽到有記者要采訪自己的好消息。

這可是送上門的廣告啊,蘇小四當機立斷決定,一定要抓住這個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