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0頁)

  “尤其是最近這兩三千年,上古遺留的古迹越來越少,百族被西方教兩位教主收納,退避去了西洲之地,與咱們人族漸少沖突。

  “而後人族内部勢力更替、互相征伐,舊時高手隕落,新晉高手崛起……

  “唉,雖說是咱們人族在自相殘殺,但這何嘗不是天地大道?”

  掌門的眼底滿是怅然。

  李大志感慨道:“這點我聽平安說起過,一個宗門想要長久存續,必須用各種方法保持宗門的凝聚力,人心若是散了,宗門很快也就沒落了。”

  “這話不錯,”掌門又問,“那你可知,我萬雲宗曆經六萬餘年屹立不倒,是如何做到的?”

  李大志沉吟幾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咱們有外門。”

  “哦?”掌門目中多了幾分亮光,“你為何如此覺得?”

  李大志:因為萬雲宗外門是您當年組建的啊。

  當然,話不能這麼說。

  “這個倒是挺好解釋。”

  李大志笑道:

  “這宗門可以看做是一個企業、咳,就是一個染布的工坊,功法道承就是顔料、弟子們的修為境界就是布匹,染色時不能撐得太緊,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溫如何。

  “當弟子們穿上花花綠綠的衣服,也就是成了仙人,成為了門内的門人。

  “這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越來越多的門人,該如何安置,又該如何養活。”

  掌門笑意更加明顯:“繼續說。”

  “安置的重要性大過養活,養活其實比較簡單,多謀财路就是了。”

  李大志拱拱手,嗓音越發輕快:

  “門人若是囤積太多,工坊的規模就這麼大,需要人幹活的地方就這麼多,那就逐漸擁擠了,還容易聚起來搞事。

  “那些幹活的人看着這些閑散的人,心氣兒也會不順,原本能幹活的也會逐漸懶惰。

  “可如果門人太少,其他工坊故意找事搞你的時候,你沒那麼多人手跟他們幹,一旦被欺負了還沒辦法報複回去,很多人就會考慮再找一家工坊。

  “這就是變故。

  “還有一點,工坊的工錢是維持這一切的根基,這些門人就算沒有直接幫忙幹活,也必須有一份常供給的工錢在。”

  掌門緩緩點頭,細細思慮。

  李大志略做綢缪,繼續侃侃而談:

  “我跟平安讨論門内的構造時,發現設置了萬雲宗外門的前輩,簡直是個天才。

  “咱們萬雲宗的外門立起來之後,直接确立了門内的等級劃分,讓弟子門人坦然接受資質帶來的資源分級。

  “外門在坊鎮經營商鋪、在凡俗經營王朝、在山門做些雜務,如此既可安置一大批門人弟子,也可極大提升咱們宗門的寶财。

  “以财養人,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