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布帛所寫的幾個方面,竟然是……
平等盟約。
應龍與敖廣對視一眼,目中多了幾分疑惑。
李天帝跟軒轅人皇費了這麼大的功夫,還把鳳族僅有的兩個大高手請過來,就是為了逼他們簽訂這種‘平等盟約’?
老龍們對此十分困惑。
此盟約中主要有六大條、三十小條,每一條都不算苛刻,甚至對龍族還算有利可圖。
為了防止被李平安诓進去,六龍逐條仔細閱讀。
盟約第一條确定了天庭與龍族的君臣關系,龍族效忠天庭,遵天帝旨意的同時,也要受天庭權職部門的管轄。
盟約中還有舉例。
比如龍族以後自天庭履職管理一處湖泊或者水井,就需對天庭專管水域的衙門述職、報備,管理此水域的龍族在天庭領仙官仙職。
這裡天庭給了龍族一些讓步——天庭給出定額的仙職,具體任命由龍族内部敲定,而後龍族報給天庭。
天庭也進行了約束——天庭對在天庭任職的龍族臣子會有各種監管和考核措施,考核不通過的一律取締,由龍族自己進行下一輪人選推舉。
這在龍族看來,已是十分寬松。
他們甚至可以自己選一些未來孵化出的龍子龍女去天庭賺功德。
這好事,他們豈能拒絕?
盟約第二條就是确定龍族在天地間的生存區域。
借着這一條,天庭将如今主天地空曠的四海水域劃給了龍族,由龍族管理水域,訓練水軍。
同樣,這一條其實包含了很多條件,主要就是圍繞龍族與海族的關系。
龍族今後奉天帝之命掌管主天地四海,統率海族、護持主天地海域平穩發展,海族既是龍族治下之民,又是天庭直接統禦的萬靈百族一份子,海族将被賦予上天庭告禦狀之權,天庭也會給海族預留部分仙職。
龍族不得欺壓海族,且龍族必須讓最少八成的海族自主發展。
龍族為海族提供庇護,可在海族進行自願募兵。
等等。
相當于給了海族與洪荒萬靈相近的‘政治地位’。
盟約第三條,就是軍事相關了。
龍族在四海操練的水兵,必須遵天庭調令,包括龍族内部劃分的統軍元帥,也必須在天庭有直接任命。
四海水兵享天庭二級天兵編制,四海水兵的供奉享天庭統一标準,但由龍族提供。
若有龍族将領抗旨不遵,龍族需自帶其将領頭顱趕赴天庭認罪。
這一條盟約中,讓龍族略感警惕的,是那條‘抗旨不遵’的罪狀。
這個罪狀很模糊,算不算抗旨不遵全憑天帝定奪……
但相比于其他條款,以及天庭主動給的好處,龍族受這般約束也合情合理,敖廣與應龍、諸長老隻是簡單傳聲讨論,就點頭同意了這一條。
第四條是關于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