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第7頁)

  “我隻會去做我認為對的事。

  “廢人祭、定禮數,就是我認為對的事。

  “我反對天命,反對定數,但也會直接出手幹涉……這也是一種矛盾。

  “當我對道的理解邁入更深層次後,也會去否定自己此前偏幼稚的想法,更能體會到軒轅黃帝當年的不易,這就是在矛盾中不斷成長。”

  姬考喉結上下顫動,皺眉問:“你能簡單說嗎?為什麼不去懲戒帝辛?”

  “不用我來懲戒,他死後會由業障定罪,”李平安淡然道,“我現在隻是在确保周禮誕生、文明前進,僅此罷了。”

  “什麼是禮?”

  “禮就是秩序二字的裝裱,是多數人認可、約定俗成、規章典範之則,也是文化、育人、傳承、文明之核心。”

  姬考不解地問:“周禮又是什麼?”

  “就是周國未來會推動的禮教發展,故稱之為周禮。”

  姬考雙眼滿是亮光:“我周國會取商國而代之?”

  “不一定,”李平安沉吟幾聲,“周禮隻是我說的順嘴,實際上,不一定是周國,無論是哪個方國的崛起都可以,也可以是商國自身自我革新而進入新時代,這些都行。”

  李平安嘴角露出幾分微笑。

  就在李大志和姬考注視下,他身周飄出了淡淡金光,那是一種神性光輝。

  “直到幾年前,我才在西岐城的小院中悟透,我一直找的不是周禮,而是革新與進步。”

  李平安目綻霞光,繼續道:

  “我此前一直想不通的關鍵點,就在于,秩序并不隻是規則。

  “它應該是由三個方面組成,主體生靈、規則制度、演變革新……就算打再多補丁,也不存在完美的秩序,要建立讓秩序自我内演、進步的機制,讓秩序崩潰後自我修複。”

  李大志笑呵呵的嘀咕:“不是,兒子你以前還能被這種簡單的問題困住?批評和自我批評不過關啊。”

  “爸,您不能這麼論。”

  李平安糾正道:

  “現在我思考問題會過度複雜化,足夠複雜化之後再從不同角度剖析,用這種方式去接近大道真意。

  “所謂至繁至簡的互相轉化便是如此。

  “而且,就算知道了這些道理,想要運用到具體問題上,也要花費周折。”

  他看向姬考魂魄,緩聲道:

  “不與你閑聊了,準備投胎去吧,看在你我兄弟一場的份上,我免了你十八層地獄的刑罰,不過你因為自身業障,可能要過幾世才能當人了。”

  “老四、老四,我能問你最後一個問題嗎?”姬考顫聲喊。李平安正色道:“問就是。”

  “當年如果我跟你一起走了……不、不是這個問題。”

  姬考目光多了幾分安然。

  他苦笑了聲:“我撫琴還可嗎?”

  “很有天賦,”李平安平靜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