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政派)則認為守住首都,保護住高層才是重中之重。
人心一散,連國,連他們都死完了,難道指望一群平民帶領幸存者對抗末日嗎?
曆史上哪次農民起義有好果子吃?
沒有統一的政權,沒有高效一心的政.府,華夏是沒可能對抗末日的。
前者中立派認為林安就是他們想看到的最好例子,大部分人對林安并無敵意。
他們甚至私下覺得,若是多出幾個林安,何嘗不是在分擔壓力?
倘若人們能自發奮起,這末日自然就有希望。
但後兩者自然不認可這個理念。
個人無法比拟大局,個人解決不了末日!
林安此類人有動搖人心,動搖國本的危險,是他們的眼中釘。
你可以很強,但必須為我所用!
不能為我用的,那便是敵人,是威脅!
理念不合下,三方自然發生了分歧。
而遭罪的,便是高望這些人。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錯,都是抱着最美好的願景,發自内心的想拯救華夏,想要結束這場末日。
隻能說,理念之争,有時候不亞于生死存亡。
半是威脅,半是陳述事實,也警告高望不要和聶平走的太近。
林戰站起身子,居高臨下的看着他,一字一頓:
“找到林安後,按原定計劃行事。”
“交出令牌,全部信息,公開加入軍區,受我們管制。”
“他可以不死。”
“否則。”
“嘩啦。”
林戰将手中的分析報告丢到高望面前,翻開的一頁剛好是處理意見。
也許有些太過武斷,也許有些小題大做。
但在軍派和保守派心中,這一切都是必須的。
龍安計劃錄像中,他們看到了林安的所作所為。
在虛拟模拟中,有一枚核彈,落在了他們頭頂。
“咔-哒”
宣布散會。
衆人有的歎息,有的不解的看了一眼高望,轉而魚貫而出,隻留下高望沉默的坐在會議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