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話說多了,自己也會信,尤其是黃有為的精神狀态本來就不對。”
“兩者相加,他鬼使神差的真的把鸢英來曆,當成了自己口中那套說辭。”
“鸢英是鬼,“我”被鬼迷心竅了。”
“那麼,孩子自然也不能是人。”
“那是鬼胎!”
“在這種想法中,夫妻倆把孩子摔死了,然後一起投到了井内。”
“而後黃有為便将鸢英是鬼這個想法,深深地刻進自己腦海。”
“為了擺脫恐懼,他甚至說服自己,遺忘掉找道士作假的事情。”
“就像PSTD、心理應急防禦一樣,他真的把真相當成了和村民說的那套一樣。”
“畢竟在那套謊言中,鸢英被鎮壓了。”
“他安全了...”
“也正因為如此,夫妻兩人心中的恐懼感大大減少,導緻模因威力不足。”
“他們知道鸢英是鬼,從而使模因一直存在。”
“但思維中又認為鸢英被封印了,不構成威脅。”
“所以模因事件到現在都沒出現過死亡,也真的威脅不大了。”
很簡單的故事。
從故事中,林安從客觀意義上甚至找不到對錯。
黃有為有錯嗎?
典妻是他買的,不是他搶來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算是這個時代的好男人了,還知道維護自己的妻子。
但他太執着于男孩,執着于留後。
黃氏有錯嗎?
她本就精神崩潰,一直處于村裡人指指點點,世俗的眼光。
在村裡人口中,她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隻因為那是女孩。
何等的痛苦、扭曲。
在面臨黃有為有可能将典妻留下來,自己生不出男孩後,她徹底崩潰了。
終日生活在恐懼中。
而事件中賣出鸢英的癞子,也不過是個愚昧的可憐人。
他找不回自己的妻子了,一無所有。
如果說真的有錯,那錯的恐怕便是這個愚昧的時代。
沉默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