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3頁)

可能有的朋友們會問,樹木花草怎麼會發黃光,可能有人會說我是扯淡。

一顆痣告訴了我答案。

她從震驚中緩和過來後,自顧自的起身向前走去,她摘了一朵小花,眉頭緊鎖,看着花發呆。

随後,她把花遞給我,讓我看。

隻見,在這朵紅色小花的邊緣處,覆蓋着一層淡淡的苔藓,苔藓很薄,要是不摘下來細看根本不容易發現。她用指甲刮下來一點這種苔藓,随後放在衣服裡捂嚴實。

看過後,紅姐驚疑的說:“會發很淡的黃光,如果我沒猜錯,這有可能是蔓金苔。”

何謂蔓金苔?

大部分普通人沒聽過,但我想,若有一些精深花藝的愛好者,可能多少都有所耳聞。

五代十國晉朝時,有人向皇宮裡敬奉過一種苔藓類植物,其色淡綠,夜如黃星,若将其投于水面之上,則波光粼粼,金光璀璨,這是《酉陽雜記》中的記載。

此外,古人王嘉的《拾遺記》中說:“梁國獻蔓金苔,其色金黃,蔓于波瀾之上,光出照日,宮人有幸者,得賞二錢,置于漆盤之上,光照滿室,奇栽怪栽,可謂夜明苔。”

古文獻中,對這種苔藓還有過很多次記載,沒見過的人可能會說是古人在吹牛皮,但,我見過了.....紅姐也見過了,陳建生更是如此。

“怎樣?是不是奇景?以前都沒見過吧,”陳建生洋洋得意。

紅姐擦了擦手,環視四周道:“沒想到,當真有此奇物傳世......開眼了。”

“呵呵,那還用說,别說你們,我第一次見時都被吓了一跳。”

“走吧,我帶你們去看下一個好東西,”陳建生拍了拍衣服上的泥土,繼續頭前帶路。

路上紅姐眉頭緊鎖,顯得心事重重,我就問她怎麼了。

她扭頭看着我,低聲道:“雲峰,有可能,姚玉門和把頭說的沒錯,我們來了不該來的地方......”

“哎,算了,事到如今,走一步看一步吧。”

........

一個時辰後,陳建生領我們到了一處地方,這地方是個土坡,高不過一米,看着有點像亂葬崗上的那種小墳包。

“你們等着,我拿給你們看看,”說完,他就上前去刨土,是徒手挖的。

“咦?哪去了?”

“我上次明明就藏在這了,哪去了,”他胡亂地四處亂挖。

“陳土工,你這是在幹什麼?你藏了什麼東西在這?”

他奮力的刨着土,回頭看了我一眼,道:“是一件玉制青钺,我無意中撿到的,還是錯金銀的,上面刻着一副看不懂的小地圖,他媽的,這哪去了,還能自己長腳跑了不成。”

“钺”是流行在商代晚期和西周中早期的一種禮器,大都是青銅制成的,極少數是玉質的,其地位相當于後來的虎符,是一種等級極高的器物。

天子九鼎,四馬,一钺,這是一種制度,一般的諸侯王絕不敢逾越,何況還是在國力強盛的西周中早期。

若陳建生所言為真,他發現了钺,那就能說明一件事。

墓主人不怕周天子。

若墓主人是那位芥候,簡而言之,就是不?拍阒芴熳櫻?我自己就要越級,就要用九鼎四馬一钺。

可有一點我想不通,如此重要的東西,陳建生能随随便便的撿到?他還說钺上刻着一副地圖,是什麼地圖?會不會是走出去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