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1頁)

阿吉馬上翻譯道:“叔說在往前走能看到一口古井,那塊石雕原先當井蓋用的,他覺得有意思就拿回來了。”

古井?

在沙漠裡打井?

我和把頭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疑惑。

這不合常識。

現代人誰都不會跑到這種地方來打水井,那肯定就是古代的水井了。要知道,在沙漠裡打十幾米的潛水井根本沒用,根本存不住水。

可要是打超百米深的地下深水井,古代人又沒有轉業的打井設備,那是非常困難的。

大夥吃完後收拾東西繼續出發,忽叔的記憶力很好,他用路上幾棵枯死的胡楊樹當參照物,我們牽着駱駝走了大概兩個多小時,到了忽叔說的枯井那裡。

秦興平感歎道:“還真是枯井啊,在這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可太奇怪了。”

眼前露出地面的部分的确是井口,不過風化破壞的很厲害,井口是用石頭壘起來的,很簡陋,我大概預估了一下井口寬度,那塊石雕闆的尺寸應該能蓋上。

忽叔說那快石雕闆是井蓋,他要這樣說的話問題又來了。

青石雕闆年代可是西夏的,雕刻的題材是三臉觀音,屬于佛教題材。西夏自李元昊立國以來就一直推崇佛教,佛教是西夏國教。

如果這樣看,用觀音像當井蓋,那就是大不敬,凡是幹古董的都知道這點,比如說古玩市場裡有些單獨的銅佛頭,石佛頭,這些佛頭脖子以下斷面平整,閉着眼不用看都知道是假的。

古代民間敬佛,曆朝曆代,就沒有單獨隻做個佛頭的,真正的古代佛頭,脖子下斷面必然不平整,都是被人暴力破壞單獨取下來的。

随後豆芽仔找來手電,照着古井裡看了半天。

我說芽仔你看到什麼了?

“好像都是沙子爛石頭啊,哎,等等。”

豆芽仔趴在井口突然說:“我好像看到一堆爛鐵片兒。”<!--over-->

第23章

西夏簡史

我們做了個決定,決定下到井底看看。

找來了繩子,我說我下去吧,豆芽仔說不用,他想要為團隊做貢獻,他要下井。

我看這井不算深裡面也沒水,覺着應該沒什麼危險,便同意了讓豆芽仔下井。

把繩子捆他腰上,仔細檢查了一遍确保沒問題,豆芽仔帶好頭燈開始順着井口往下滑。

地上的繩子我們綁在一塊大石頭上,豆芽仔又不胖,這塊兒石頭足以支撐起他的重量。

這地方不知道多少年沒人來了,處處顯得荒涼。

豆芽仔很快拽着繩子滑到了井底。

他彎腰在地上摸了一把,大喊:“卧槽,真是鐵片兒!”

把頭扔下去個布袋,說芽仔快裝上來看看。

等豆芽仔把東西送上來我們一看,這堆鐵片生鏽的厲害,邊角也已嚴重變形,爛鐵片正上方有個小眼,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

起初我們看的一頭霧水,所有鐵片都帶着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