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區蜘蛛巷地形複雜,老文腦袋裡就像裝了定點雷達,好家夥,他帶着我們左轉右拐,七走八繞,好幾條小巷子地面潮濕,碎磚破瓦到處都是,人路過都沒地方下腳。
走了快半個小時,把我都繞暈了,老文終于在一處廢水池旁停了下來。
水池裡積攢了不少夏天雨水,死水,發黑發臭,水面上飄着一層綠油油的東西。
廢水池正後方是一參小院,院牆塌了,大量磚頭散落在地上長着青苔,看這樣,那兩扇破木門就形同虛設。
我們提着行李,老文帶着我們沒走門,從塌牆這裡就直接進去了。
剛進來我就看到院裡有個中年男人,這人四十多歲,還沒到冬天就捂着個藍色破棉襖,頭發又髒又油,結成了小辮兒。
“來了啊。”這人跟老文打招呼。
老文笑道:“我介紹下,這是我中學同學,老葛,葛大明,别看老葛現在混的不咋的,那頭十年也是個富戶,号沉西北破爛王,銀川馬未都。”
“哪裡哪裡,”這人不好意思的擺手笑道:“都過去了,過去了。”
收藏家馬老這時候已經在圈裡出名了,隻是彩電和自媒體還沒普及,所以沒現在這麼出名,因為人辦了全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在行裡的确大名鼎鼎。
這人挺有意思的,我說說他。
老葛隻是外号這麼叫,其實和馬先生根本沒交集。
90年代初銀川開始大規模拆除蜘蛛巷,拆的快建的慢,老房子被拆除,新規劃的樓房還沒開建,那段時期,卻成了年輕人和孩子們最歡樂的時光,
初中生放學了,就跑到那些老房子廢墟翻翻撿撿,有時撿到人家居民沒帶走的廢銅爛鐵就高興得不得了,因為可以賣了換零花錢,老葛也熱衷此行,他是最早那批撿垃圾大軍中的一員。
老葛撿垃圾,第一桶金是在當時十五中被拆掉的土牆裡發現了一罐子古代銀元寶,元寶就是銀錠,上面還有戳幾,是光緒二十五年煙台造的三十兩官銀,一大罐子足有十八個,老葛一個賣850,賣了一萬多塊,直接從窮小子變成了萬元戶。
後來隻要一聽哪哪的破房子蜘蛛巷要拆了,老葛總是第一個到,他的撿垃圾事業屢屢得手,官窯碗,銅如意,古佛像,舊字畫,老葛都撿到過,管他誰家的,反正撿起來裝麻袋裡就跑,運氣逆天了。
慢慢時間久了。
他就得了個西北破爛王,銀川馬未都的外号。
第113章
蜘蛛巷
是不是以為老文領我們過來,就讓我們住這破院裡了?
偷偷告訴你們,還真不是。
這參小院裡原來别有洞天。
進了破院東屋,屋裡有道破木門,門前擋着一頂大水缸,老葛招呼老文幫忙挪開水缸,随後伸手拉開了木門。
開門後能看到一條小路,順着這條小路走五十米一拐彎。
你們猜我當時看到了什麼?
防空洞!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建的防空洞!
其實這種類似的防空洞哪個城市都有,數量還不少,可多,很多都是當時有關部門建造好了沒用上,在新時代的城市建設中,這些防空洞有的被回填隐藏,有的還沒發現,就這樣保存了下來。當年風聲鶴唳的年代,這種防空洞也叫緊急避難所,
看我吃驚,老文嘿嘿一笑,說這才哪到哪啊,走,帶你們下去看看。
老葛和老文順手點着準備好的火把頭前帶路,我們三個跟着他兩進了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