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10頁)

砰的一聲!

魚哥後背結結實實撞在了主墓室磚牆上!

情急之下我撿起地上的陶罐,啪的一下打在了這人腦袋上!

陶罐粉碎。

不知道他是不是害怕,他突然松開魚哥扭頭就跑,跑的非常快,眨眼功夫就出了主墓室。

“怎麼樣魚哥!”

魚哥咬着牙,單手扶着後腰喘着氣說:“媽....媽的,閃着腰了。”

“你等等!”

我跑出主墓室看了看,剛才那人已經消失不見。

這時候魚哥喊我進去,說别追,追不上。

此人的身份暫時成了謎。

這個墓很寒酸,沒有什麼值錢的陪葬品,就在我兩打算離開的時候,魚哥眼尖,他無意中發現了藏在一塊藏在牆角隐蔽處的石碑。

石碑是整塊鑲在青磚牆裡,若是不仔細留意看根本發現不了。

是墓志銘。

明代時期有身份的人,下葬一般都有墓志銘,類似活人的身份證,這東西,盜墓的一般不要。

而在國内各大古玩市場,基本上也見不到墓志銘,因為這東西一擺出來,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是盜墓出土的,墓志銘和魂瓶,谷倉一樣,就是見光死。

前兩年運城有一個膽子大的倒爺專收墓志銘,後來他幹了半年多就被逮到,判了七年半。

魚哥幫我照明,問我上面寫的什麼。

磚牆裡嵌的墓志銘總共兩三百個字,有的地方看不太懂,不過大體意思上是說一個叫金阿龍的武官生平事迹。

墓志銘上說他是洪武三年參軍,一直活到洪武三十年病逝,這一年金阿龍官拜北都指揮斂事,從三品官,類似現在的武裝後勤部副部長,主要負責維持邊關軍事工程和防禦建設。

而金阿龍死後的一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朱元璋的孫子建文皇帝開始了為期四年的短暫執政,四年後明朝爆發靖難之亂,永樂皇帝奪權上位,自此開始,明朝逐漸安定。

看了墓志銘,我感到很奇怪。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這是金阿龍自己的墓志銘,在古代隻有等人咽氣了才會做墓志銘。

可是這不對....

墓庭外頭的拱門,門上石磚上刻的是:“金阿龍愛女,金幼孜之墓。”

那這個叫金幼孜去哪了??

主墓室隻有一座石棺,總不會是父女兩一道死的,然後躺一個棺材裡吧?

這種情況有是有,但那是個例,那個同棺合葬墓是金代的完顔氏貴族夫妻,實際情況是男的先死,女的是喝了毒藥,然後是女的主動要求躺一個棺材裡。

除此之外,曆朝曆代發現的墓葬都是分棺合葬,沒有同棺合葬,更不用說這個叫金阿龍和金幼孜的是父女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