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默念:“打擾你休息了,對不起了白爺,我過後一定幫你燒紙燒煙,一定燒兩條好煙,莫怪莫怪。”
“死沉死沉”,說的是死人太重,如果這人生前有一百斤重,死後就有130斤。
我把老人屍體扶起來,讓他後背靠住棺材,這個姿勢,老人的頭會向後仰,這樣一來,壽衣脖子周圍的扣子便會自己崩開。
魚哥用探測器伸進棺材裡,先把老人身上掃了一遍。
就這麼大地方,很快有了結果。
探測器的報警聲,竟然來自于白老腦袋下墊的一個枕頭.....
死人棺材裡的枕頭有說法,叫壽枕,不能用毛織物和任何動物皮制用品,說法是怕沖了氣,詐屍。
在以前古代人用瓷枕,行裡說,如果見到一種底部镂空,畫了白花和小人的瓷枕,都是以前死人頭底下墊的。
活人用的那種不會镂空,這種镂空帶白花的瓷枕和魂瓶,谷倉一樣,是隻服務死人的冥器,沒有傳世品,百分之一百,都是盜墓賊挖出來的。
我見過好幾個人把漢代谷倉洗幹淨後泡酒,他們也不知道谷倉是幹什麼用的,有的賣家忽悠說以前就是泡酒用的,很不吉利,這真是上了大比當了。
棺材裡的壽枕,不同地區包的東西不一樣,有包茶葉和決明子的,有包木炭和石灰粉的,白老爺子用的這枕頭是棉布縫的,田三久讓讓我拿出來。
我一入手,感覺到不對勁。
分量不對。
感覺有些壓手。
“給我吧雲峰。”
魚哥要過去,他用鋒利的小刀一劃拉,直接劃開了。
壽枕掉出來很多白蛋子,是棉花籽。
魚哥把手伸枕頭裡摸索。
很快摸出來一串大鈴铛!
就藏在棉花籽中間部位!
鐵鈴铛比大棗要大兩圈,雖然是鐵的,但渾身漆黑,包漿油潤發亮。
這類包漿不是盤出來的,是放置久了自然形成的黑漆古包漿,正是由于外表有一層黑漆古,鐵鈴铛才沒有大面積生鏽。
鈴铛一共四個,用棉繩穿在一起,周圍刻了一層淺浮雕佛教圖案,比如蓮花瓣和經文,其中有一顆鈴铛開口部位,還刻有兩個小字。
“臨濟。”
臨濟什麼意思?
稍微一想便明白了。
明代佛教中原法脈!
臨濟宗!鐵佛這鈴铛很可能,就是58年丢失的鐵佛寺鐵塔刹上挂的鐵鈴铛!
怎麼跑到白庭禮老人的壽枕裡了!
“等等....等等.....”
“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