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4頁)

河水隻有一米多深,我們淌水走過去上了岸,接近了小土堆。

“你鏟子在包裡沒,給我用一下。”

豆芽仔拉開包,看了眼說:“在,不過我這裡就兩截杆子,小萱你沒帶?”

“沒,我帶了繩子和吃的罐頭。”

“不用,兩截也差不多,拿來給我。”

豆芽仔擰好絲扣遞給了我。

下洛陽鏟取土看着簡單,其實有很多竅門,除了我之前說過的正手三圈反手兩圈外,還需要注意兩點。

向地下打垂直探洞,姿勢很重要,就像軍訓時踢正步一樣,走着走着順拐了就不合格了。

要和外人搭夥,老把式一看你抓鏟子的姿勢,就知道你是不是新手。

身體站直,兩腿分開,在胸前用雙手握杆,鏟頭挨着地面的時候,一定要剛好處在兩腳中間,這是站姿和握姿。

現在網上能買到的洛陽鏟,基本都是大半圓鏟,也能用,但是不太好用。

好用的是小半圓鏟,鏟頭那層生鐵是開過刃的,姿勢正确能保證打的探坑不歪,下鏟時也有講究。

一般我們都說,“有沒有石頭,上沒上凍,七分硬還是五分硬。”

土七分硬的話要少回鏟,回鏟就是往上提的那一下動作,土五分硬的話要多回鏟,往下怼兩下,就往上提一下。

這都是老輩經驗,具體有多好用,買把鏟子在自家地裡試一下就知道了。

打完以後有檢測辦法,拿一面鏡子,借助陽光,向探坑底下照,如果鏡子能把陽光直射到洞底,那證明洞是直的,合格了。

如果陽光射到洞壁上,下不下去了,那證明探坑彎了,不合格。

如果洞彎了還硬往下打,那很快就會發現,“唉?我怎麼怎麼打着打着趴下了?”

兩截杆子接起來,小萱蹲在地上幫我照明,我往下打探坑下鏟。

“這不行,”豆芽仔抓了把土說:“這都是死土,在深點看看。”

二十多分鐘後。

“停!”

豆芽仔抓着一把土大喊道,這是剛帶出來的。

放鼻子邊兒聞了聞,豆芽仔抓着土讓我看。

“峰子,你快看看,你見過這種土層?”

“怎麼這麼粘?怪不得老沾鏟頭。”

下了三米多深時,鏟頭帶上來一層灰白色土層,看着像是泥漿,非常的沾手。

我抓一把攥在手心裡使勁一握,在松開手都不掉,沾手上了。

“可奇怪..這肯定不是白膏泥,這是什麼土層,沒見過,小萱你去發信号,喊把頭他們過來,就說我們有發現。”

過了半個多小時,把頭魚哥和阿春過來。

看到尖頭土堆,把頭眼神一亮說:“這就是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