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哥低頭一看。
竟然是一具漆黑的棺材蓋兒!
“停!别挖了!”
我忙喊魚哥停手,然後蹲下看。
沒錯。
這個奇怪的墓,沒有墓室,也沒有灌頂,就是個純土坑墓,挖下來就是爛棺材!
從露出土層的這個棺材蓋兒看,棺材非常薄,非常窄,雖然沒有全部挖出來,但目測也很短。
猛一眼,給人的感覺這就不是棺材,就是一個長條盒子。
把頭下來看過後,深吸一口氣說:“這是.....薄棺葬啊。”
我問把頭:“這棺材是哪個年代的?這是白膏泥土坑墓,大概率在唐代之前,是隋代?還是西漢?”
“不好說....要看一下,都有可能。”
“文斌把你水給我。”
從魚哥手裡接過來半瓶水,把頭緩緩倒在了露出來的黑棺材蓋兒上。
棺材木質不明,不知道刷了什麼漆,一點沒爛,澆水以後用手一擦,看着很新,對于土坑墓來說這個很反常。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木碳層和白膏泥層,把空氣和水分隔絕了,如果像上頭那麼潮濕,木頭早爛成了渣渣。
我在打個比方,白膏泥就像剝完了雞蛋殼,我們看到的那一層“白膜”。
澆水後,把頭打着手電仔細觀看,他小聲問我看到了沒有?
我說看到了,好像是羽人。
隐隐約約能看到。
棺材蓋兒上畫了幾個長着翅膀,光着身子的小人。
沒有男女的特征器官,因為羽人不分男女。
第193章
三聯棺
從晚上挖到上午8點多,在第一具黑棺材左右兩側,又挖出來兩具棺材。
這三具棺材并排豎放,互相之間相距一米五左右,在土層中挖到了爛了的麻繩,拿不起來了,一碰就碎。
我們推測,在古代下葬時,這三具棺材互相之間,用繩子連在一起。
“三聯薄棺葬。”
這種奇特的葬法聞所未聞,第一次見。
早上,一縷太陽光照到坑底,正好照在了中間那口棺材上。
不知道在邙山埋了多少年了,這就叫真正的“重見天日”。
盜土坑墓不同于磚室墓或者石室墓,因為陪葬品和棺材都散落在土層中,要想拿出東西,隻能把土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