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8頁)

“面煮好了沒有!餓了!”樓下傳來了豆芽仔的大嗓門。

吃完飯,大概晚十點半左右,把頭找的向導來了。這人就是木雅人。

木雅人其實沒多神秘,神秘的,是他們的來源和文化。發展至今,光甘孜雅安一帶,就有超過8000人的木雅人,隻要稍花點心思找,誰來都能找到。

我還會說幾句正宗木雅語。

吃飯是“嘎夠”,睡覺是“一個卡死”,起床是“鴻福福”。木雅話就是這麼說的,隻是音調聽起來比較奇怪,這個我無法用文字去描述。

向導50多歲,頭上包着幾圈白布,穿了身當地傳統百褶服,服裝也是以白顔色為主。這人藏名不詳,漢名叫福貢,我叫他福叔,老福。

把頭找他有原因,老福不單會說藏語,漢語,木雅語,竟然還會說極其難懂的阿侬語和怒蘇語。

從1970年一直到2000年初,十幾名著名的曆史學語言學考古學教授都找過他當向導,川大鄧教授,西南大學吳教授在寫“西吳王考”書,時就是找的老福幫忙,把頭早和人聯系好了。

當然,把頭自稱是“曆史遺迹考古學專家”,我們幾個年輕人都是他學生,老福不知道我們真實身份。

他沒背包,反而背了個蓋了雨布的大号竹筐,他笑着自稱這東西背習慣了,背包沒竹筐好用。

晚十一點一刻,我們滅了火,檢查了帶的東西後,打着手電,跟着老福踏入了彌藥山。

整座大山夜色濃重,我們一行幾人,手中的手電筒,就像亮光的螢火蟲一般。

把頭擡頭望了眼大山,臉色十分凝重,包括我在内,沒人能猜透他在考慮什麼。

“晚上山路不好走,大家夥注意腳下,跟着我走,千萬别跑。”

我掏出一根煙,上前跟人搭話:“福叔,你知道我們想找的地方在哪兒?”

“小夥抽我的吧。”

他沒接我遞過去的七匹狼,而是掏出給了我根硬包短嘴峨眉山,這煙當時可不便宜,比軟玉溪都貴。

“呵呵,怎麼這麼看我,這煙都是前年你們這幫搞文化的人送的,我可舍不得買這麼貴的煙。”

點了一根,他停下腳步說:“王教授(把頭)說過,你們不是想找那種很高的石頭塔嗎?”

“對!你知道具體在那兒?”

他吐出一口煙,搖頭說:“小夥子,我不知道準确位置,但我知道大概位置,或者說,沒幾個人知道準确位置。”

“什麼意思?”

我沒聽懂,豆芽仔也好奇過來聽。

他眯着眼道:“我們那裡,老一輩木雅人都知道傳說,說在彌藥山最深處有個地方常年有大霧,大霧中有座石塔,石塔高五百多米,高度已經碰到了天上的雲,塔上有二十多扇小門,門裡有人向下射箭,凡路過靠近的人,都會被天上下來的箭射死。”

“卧槽!”

豆芽仔驚呼:“五百米高!那比愛妃塔還高!假的吧!真要那麼高,孫悟空都飛不上去!”

我說:“滾犢子,你不知道别亂說,什麼愛妃塔,那是愛妃兒鐵塔,在國外,可能有四百多米高。”

這就是木雅人的傳說而已,想想便覺得離譜,五百米高?

幾百年前的西夏時期哪有這種技術,所以我壓根不信,在說了,要真有這麼高,我們不用找了,出了成都火車站就能看見。

“福叔,那你剛說你大概知道在哪兒?”

“嗯,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