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雲峰你真能吹牛。”
小萱從我這裡拿了煙,她點了一根,扭頭看着車窗外的夜景發呆。
回去後我直奔把頭房間,将銀币給把頭看。
把頭對着燈泡看了半天,皺眉道:“奇怪.....這是哪個朝代的銀币,我沒見過。”
連把頭都說沒見過!
物以稀為貴,我馬上意識到,這東西的重要性。
幹我們這行的人都有個毛病,如果碰到不認識的東西,常會夜不能寐,會想辦法搞清楚,這是什麼。
我都拿出來,放桌上數了數,我總共搶了二十二枚這種銀币。
泡上一杯濃茶,燈光下,我和把頭開始認真研究起來這東西。
把頭喝了一口說:“這是手工銀币,年代一定早于明清,明清兩代可以排除了。”
我點頭表示同意。
清代的銀币都是機制币,币身和邊道都能看到壓力感,而我們這枚肯定是以前的人手工做的。
我喃喃道:“把頭,百花和胡楊樹.....這種圖案流行在哪個朝代?有什麼意義?還有你看這币文,我總覺着不像中原地區樣式,像少數名族的。”
“少數民族....”
把頭眼神一亮,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他讓我趕快去把地圖拿來。
我拿來後,把頭馬上鋪到桌子上。
他指着說:“我們現在在這裡,這是哪兒?”
“康定啊。”我說。
隻見把頭手指向左移了半公分,問:“這是哪裡?”
我看着地圖上的坐标,疑惑回答說:“崇州市。”
“沒錯。”
“唐末宋初時期,崇州這裡,有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叫沙陀國,也有人叫崇州沙陀國。”
我一臉懵逼。
這個我真不知道,完全沒聽說過。
把頭深吸了一口煙,說道:“我也是之前研究西吳爾的時候無意中有留意,沒想到,我們有機會碰到沙陀國的文物。”
這事兒把頭講了我才清楚,我估計很多四川本地朋友都不清楚。
這種銀币不是流通貨币,它應該是“賞賜币”。
類似于北宋同時期銀質的太平通寶宮錢,銀質崇甯元寶。
它正面那些文字是古突厥文,和西夏文一樣,已經是死文字了。
唐朝末年,有一支沙陀族軍隊駐軍雞冠山,雞冠山就在今天的崇州市苟家鄉。
唐滅後,沙陀族一位首領扯旗稱王,建立了崇州沙陀國,後來這個國家突然消失了,不知道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