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6頁)

老人提着馬燈緩緩搖頭,開口說:“原來是找我家小姐的,跟我來吧。”

就這樣我跟着他走,可跟着跟着,我停下了腳步,額頭開始往外冒冷汗。

這老頭.....腳下竟然穿的是一雙純白的棉鞋,看鞋後跟的樣式,分明是雙壽鞋。

“怎麼停下了,小姐住在西廂房。”

我指了指他腳下。

老頭低頭看了眼,咧嘴說道:“天兒冷了,老寒腳吃不住凍,所以提前穿上了,沒吓到你吧?”

我忙說沒事,又跟着他走。

到了西廂房,老頭敲門喊:“小姐,你睡下了沒有?有客人找你。”

很快,屋裡傳來老太太的說話聲,說是誰找我,進來吧。

進屋後老頭先點着了蠟燭,随後,我看到了一位穿着厚棉衣,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正靠坐在炕上抽旱煙。

老太太年紀看着沒老頭大,估計有六七十歲了,雖然年紀不小,但她眉宇間似乎還殘留着一股雍容之氣,這種氣質,隻有以前大戶人家的小姐才有。

交談過後,我得知她正是包家鍋莊的直系後代,叫包文芳。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人的,為什麼我着急的連夜過來?

昨天聽老熊第一次說起“包家鍋莊”這幾個字,就總感覺有點熟悉感,後來猛的想到了。

一個半月前,我和把頭買了大量的康定地方縣志來看,在其中一本上便提到了這個包家鍋莊。

縣志上記載說乾隆年間,當時鍋莊男主人因為沖突,失手誤殺了一名客商,這男主人十分孝順,因為即将被捕,導緻不能贍養老人了,所以他給老人磕了999個頭,哭着說:“娘,生養之恩!兒隻能來世在報了!”每說一遍便磕個頭,磕了一天一夜。

随後衙門判罰下來,以命償命,秋後問斬。

後來這件小事兒,不知道怎麼傳到京城了,乾隆爺聽說後便下旨:“念爾孝心可嘉,特準帶罪還家,等至親百年之後,在自行來京受刑。”

三年之後,老人去世了,這位包家鍋莊的男主人也說話算話,他自己去京城被砍了頭。

後來乾隆爺佩服此人的品行,便禦賜給了包家一棵翡翠白菜,一個純銀制成的禦賜養老牌,還有一張宮裡藏的麻雀圖中堂畫。

翡翠白菜,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人說隻有一個,在灣島,這是錯的,咱們國内也有,光我就見過四個了。

涉及到皇帝賞賜,這種事兒在古代可不敢往縣志上瞎寫,我斷定此事為真。

我也沒藏着掖着,開門見山問老太太這三樣東西還有沒有留着?如果還留着,我願意花個大價錢買下來。

聽了我的話,老太太皺紋滿布的臉上露出一起笑容,她用煙袋鍋指着屋裡,說道:“後生,我這裡前兩年就要拆遷,我不同意,所以他們給我斷了電,你看看周圍,我這裡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能賣的,早都賣光了,哪裡會留下來那幾件東西,是誰讓你過來問的啊?”

我誠懇道:“大娘,是一個姓熊的古董商讓我來的,他前年從你們家收走一個人頭罐兒,不知您老還有沒有印象?”

老太太轉頭,看着一旁拄着拐杖的老頭問:“甲娃,是你賣的吧。”

老頭馬上恭敬說:“小姐,那個罐子是我賣的,賣了九十塊錢,錢我用來買了一袋米,一桶油。”

“啊?大爺,原來那罐子你才賣了九十塊錢啊?”

老頭點頭說是。

我搖搖頭,心想這老熊不老實,他賣給文文爸的價是三千,而他說自己是2800收的,還隻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