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第1頁)

說完,他走過去,拿棍子敲了兩下。

我驚訝道:“空心牆?”

“怎麼會啊,這是主屋,怎麼會用的是空心牆!”

“你起開。”

餘師傅喊我退後,他用布條纏住拳頭,後退一步,随即猛的一拳砸在了牆上!

頓時,整面牆上出現了一個黑窟窿!

待灰塵散去,我拿手電往窟窿裡一照,吓了一跳!

牆後,竟然有一處隆起的黃土包!

土包前還立着一塊兒高約兩米的大石碑!

餘師傅又砸了兩拳,将牆洞擴大,随後我們跨步鑽了過去。

“小子!這......這是誰的墳吧?”

我皺眉環顧四周,點頭道:“是墳!最起碼是清代早期的墳!有小幾百年了!”

石碑上落了一層灰,随便用手擦了擦,就看到一排楷書小字。

左邊寫的是:“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右邊寫的是:“半途福壽壯志未酬。”

石碑中間刻了大量蓮花圖案,蓮花底下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種明清碑文都不分段,那時候也沒标點符号,往往一寫一大堆蠅頭小楷,看的人腦袋疼。

我舉着手機照明看了半天,終于在碑文中捕捉到了幾個關鍵詞。

“大儒人、歲修職郎,黃鶴霖。”

這個一般人看不懂,但難不到我。

儒人就是讀書人,前面加個“大”字就指老讀書人,最起碼讀了三十年以上的書。

歲修職郎,這四個字要分開理解,明清時期隻有“縣丞”死了才會被叫成修職郎,前面他特意加個“歲”字,說明這個職位是主人死後花錢買來的。

對于給死者各種榮譽頭銜,當時朝廷和地方官府是持倡導态度的,因為人已經死了,并不占用任何資源,官府既可以拿到一筆銀兩,還全了家屬的孝道,女的買頭銜的也有,比如發現有的墓碑上寫着“歲诰命夫人”。

此時,餘師傅疑惑問:“這裡以前肯定住的有人家,他們怎麼會把墳墓修在自己屋裡?”

我瞬間恍然大悟,猛的一拍大腿!

“我知道了!這裡是以前的碑屋!”

“碑屋?”

“對!隻有湖北土寨族有這種老習俗!”

“家裡老人死了!把墳修在屋裡!和子女一起住!這象征着事死如事生!”

“那為什麼用牆藏起來?”餘師傅好奇問。

我皺眉想了想,分析說:“看牆磚老化程度推算時間,這裡應該是六七十年代擋起來的,那時候天天打地主啊,像什麼佛像!石碑!祠堂!被逮到了就全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