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第7頁)

我沒敢潛太深,随便遊了兩圈。  我就看到水底有青石闆路,有過去那種很矮的土胚房子,還隐隐約約看到,有個塌了的石頭牌坊,五顔六色的小魚和大量水草包圍了那個石頭牌坊,

看起來很神秘。  詢問得知,這片水區在以前屬于“茶園鎮”,水下那個隐隐可見的石頭牌坊,是過去茶園鎮北街上的一個貞潔牌坊,據說是光緒年間本地人為一個劉姓

女子設立的,距今有小兩百年了。

向導老周告訴我,像類似的石頭牌坊千島湖下最少有一兩百個,有的幾年前還能看到,有的随着這兩年水位上漲已經看不到了。

小船又在湖裡劃了一陣,突然,船底傳來“砰的一聲”怪響!

我以為撞到石頭了,不料,劃船的老周臉色變了,他拿船槳啪的猛拍了一下水面!口中呵斥道:“死魚!快滾走!本地人的船也敢攔!”

我問咱撞到魚了?

老周黑着臉說就是魚!還說他們這裡的魚普遍比較大!有時會撞小船!

等我和魚哥回到旅館,把頭不知道從哪裡搞來本破破爛爛的淳安縣志正在研究。

市面上的淳安縣志大都是1990那一版,但把頭看的是光緒年間的老縣志,縣志上有很多古建築和名勝古迹的标注。

我們尋寶不是瞎找!而是通過實地考察加查閱古籍!劃定出一片區域,然後在這片區域找。  你比如老縣志上記載,以前有個地方叫“小金山”,徽州人叫它美女島,在小金山的東面有一個洞穴,傳說是方臘的藏兵洞,洞裡有藏着當年沒花完

的大量軍饷。

還有個木橋,當地人叫銅橋,商辂的墳就在橋北三十米處,據說前幾年清泥的時候無意中挖出來過石人石馬。

在老縣志中還有這樣一段描述引起了我注意。

“重巒疊嶂,超越秀山,勢如拱揖,有君子謂方氏宗祠,諒以積慶,實為墳地也。”

我和把頭研究後統一了意見,縣志上描述這個地方,應該就是西漢丹陽峻太守方??夫婦的合葬墓。  沉在水裡的還有千年古刹“小南海”,古刹裡有大大小小的鎏金銅佛上千尊,明代時期朱元璋還在小南海當過掃地和尚。

九月十九号有個小南海開光

節,那時候,每次開光節都會吸引數萬人來燒香祈福做生意,算算時間,這個小南海也沉入水底50多年了。  

我講這些話的意思就是水下是個無人知曉的寶窟,有表現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多到我們一時間不确定該從哪裡下手了。

第3章

發财号

我們正讨論的激烈,小萱端着茶壺進來了,

“把頭,你的茶泡好了,雲峰,這是你要的咖啡。”

“三克思。”

謝過小萱,我淺嘗了口熱咖啡,雖然是速溶的,但味道真不錯,現在流行喝咖啡,我之前特意買了一包。  

“把頭,我覺得咱們應該放棄賀城,把主要精力放在找水下獅城的古遺址上,把頭你想想,當初水下來前,政府下令推平了賀城大部分房子,反觀獅城,

因為當時時間倉促,絕大部分都保存的很完整。”

我喝了一大口咖啡,扯過來一張紙,在紙上畫了六個方格,豆芽仔和魚哥都圍過來看。  “你們看,這六個格子代表如今千島湖六處區域,分别是東南湖區,東北湖區,西北湖區,西南湖區,還有個中心湖區和石林湖區,我和魚哥下午去

的地方就是中心湖區。”  我指着紙說道:“根據淳安縣志上的描述,老賀城在水下東南方向,底下都是殘垣斷壁了,那咱們就把東南湖區和東北湖區排除,中心湖區靠近千

島湖鎮和漁民村那裡,每天都有船和人經過,不太适合咱們作業,而石林湖區以前屬于威平鎮地界,以前窮的要死,大地主都少,所以也排除掉。”

“那現在,就剩下西北湖區和西南湖區了。”  我快速翻找淳安縣志,找到後指着一張圖說:“當年獅城分着内城和外城,有錢人都住内城,沒錢的農民都住在外城,所以,咱們應該把行動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