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第3頁)

他不知道的是,他眼前這個男人就是北派年輕一輩兒中第一土夫子(我自封的)。

尋龍尺這東西在國内就是那幾年才開始流行,把頭他們那些老輩人,甚至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玩意兒。尋龍尺也不全是智商稅,它分兩種,一種是普通版,内部就是一塊兒電池,連着一個能響的喇叭,用這種想找到地下東西的成功率,就和手上随便拿個樹杈子差不多,國内市面上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種樹杈子版,

另一種是專業版,據說内部裝有一種靈敏度很高的地磁場接收器。

玩過探寶的大都知道脈沖機,像耳熟能詳的黑豹牌兒脈沖機,現在全新的可能要一萬多塊錢。

這玩意兒堪稱是找窖藏神器,一般要三個人操縱一台脈沖機效率才高,後頭一個人抱着主機看讀數,前頭兩個人擡着三米多長的金屬架子,然後慢慢在莊稼地裡走,如果地下一旦顯示出現了大範圍金屬件,主機會馬上大聲叫喚。

我提示,

沒玩過專業脈沖的别瞎玩兒,因為這東西要分析讀數,它探測深度深,保不齊就挖到了地下燃氣管道,或者國家電纜,甚至是以前抗戰時期埋的地雷,有的地雷看着就跟個倒扣着的鐵鍋一樣,你一鏟子下去,可能會原地起飛。

尋龍尺和脈沖機原理一樣,先确定大緻範圍,然後用定位棒進一步縮小範圍,最後開挖,張哥說自己這把尋龍尺是專業版的,但我看着不太像,我看着像樹杈子版的,不過他花了幾萬塊買的,我也不好意思去和他争。

下午五點半左右到了東山村附近,我兩徒步上山,張哥背着自己的裝備包,他邊走邊沖我說:“兄弟,待會兒進了石窟你千萬跟緊我了,别亂走,裡頭很大,地形複雜,迷了路就完蛋了,以前每年都有人在附近失蹤,探險隊進去都沒找到。”

随後他帶着我爬山涉水,在山中七拐八繞,一連穿過了兩大片茂密的樹林,直到天色漸黑了我們才找到山上的石窟群入口。

進去後我有被震驚到。

和威平山上的方臘洞不同,東山石窟内部面積非常大,一根根石柱拔地而起支撐着洞頂,就像擺的龍門陣一樣,很壯觀。

這些石柱呈土黃色,乍一看很粗糙,但仔細一看會發現,其表面光滑,棱角有被工具打磨過的痕迹,難以想象,在當年這種工程要耗費多少人力财力。

張哥擡頭說:“兄弟,你看牆上那些印子,那都是鐵鍬留下的痕迹,我認為,這裡就是方臘當年帶着兵在原來天然山洞的基礎上人工擴建出來的。”

他咬住手電,迅速從懷中掏出一張牛皮紙展開後指着說:“這是我簡單畫的石窟内部地形圖,咱們在這裡,往前走幾百米有個岔路口,往左走就是大石窟套着小石窟,小石窟裡頭還藏着更小的石窟,地形很複雜,往右邊兒走那裡也是個山洞,當地人叫龍洞。”

“龍洞?有什麼說法?”

他點頭:“嗯,很神奇,專家都搞不清楚怎麼回事,那個洞裡很熱,現在是冬天,那裡頭我估計都得有三十幾度,而且地表會冒熱氣,此外在最深處還有個地坑,那是深不見底啊.....我以前綁着石頭往下扔過繩子,八十米繩子,遠遠探不到底!而且一到了晚上地坑就會往外吹熱風,都燙臉!”

“這麼神?”

“淳安這裡應該沒火山,有沒有可能是有地下溫泉?”我皺眉問。

他搖頭:“沒溫泉,早就有人探查過了,這裡是東山,很早就有村民說東海龍王住在山下,到了晚上龍王睡着了,鼻子往外噴氣兒,所以才出熱風,冒白煙兒,所以才稱之為龍洞。”

“照這麼講,方臘是不是以前還在裡頭蒸過桑拿啊?”我道,

“唉!兄弟你别說,也不排除有那種可能!裡頭做飯也方便,拿個燒餅什麼的往地坑口一放,沒幾分鐘就熱了。走,我帶你過去看一眼,不過今天咱們來的有點晚了,為了安全起見,不要探太深了。”

就這樣,我兩打着手電在石窟裡走了近二十分鐘,便到了傳說中的東山龍洞。

剛踏進洞内,直覺一股熱意撲面而來,熱的人難受,我感覺不止三十度,這他娘的估計快四十度了,整個洞内簡直就是個天然大蒸箱。

地上有很多石縫,腳踩在上面,肉眼可見冒着絲絲白氣,似乎底下有把火在燒着一樣。

如果這裡不是火山口,也沒地下溫泉,那這些熱氣源頭是從哪裡來的??

張哥他搞不懂,我也搞不懂,肯定不存在龍王,我覺得這應該是某種很特殊的地質現象。書到用時方恨少,我上學那陣除了語文,其他學科基本沒及過格。

很快,我便看到了龍洞内所謂的“地坑。”

這就是一個寬度一米左右的深坑,外形像水井一樣,将手伸過去,能明顯感覺到有絲絲熱風吹來。

我蹲地上用強光手電往坑内照了照,很黑,黑暗似乎連光線都吞噬了。

我撿了塊兒石用力丢下去,原地等了半天,愣是沒聽到一丁點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