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頁)

她因為嫌錢氏的頭面首飾晦氣一直沒有自己戴,想來也不會被錢家抓住什麼把柄。

可如今有名有幸的點出來錢氏的嫁妝被送給了外人,她再含糊搪塞恐怕落人口實。

正當劉氏想說可能是奴仆偷盜時,江晚秋握住了她娘的手,随後盈盈一拜對王夫人笑道,

“舅母可是冤枉姐姐了,那幅《溪山行旅圖》母親還在世時就送給父親了,以前就曾挂在父親書房。

那畫确實好,後來書房換了擺設秋兒還問過。

父親說,文人墨客丹青會友,不該用金錢衡量書畫的價值。

他為那副畫找到了真正懂它的主人,也算是雅事一樁。

姐姐一向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想來不太關注書畫這些。”

江晚秋一語雙關,即給嫁妝送人找了借口又順便拉踩了一下江心雨,暗指她和錢家舅母都是隻知銅臭不通文墨的俗人。

可偏偏這話王氏又挑不出什麼錯來。

雖說女子嫁妝夫家不能動,可也不可能十幾二十年還保持原樣的。

不說賞賜下人還有人情往來,單是送給自家夫君東西這就查無可查。

錢王氏也早料到了劉氏會挪用嫁妝,她今天來這一出就是想把江心雨的嫁妝都過了明路。

《溪山行旅圖》不過是抛磚引玉,重點是莊子鋪子和銀子。

擺件可以說摔了首飾可以說壞了,莊子鋪子總不能随手送人吧,傻子也不信。

還有那5萬兩的壓箱銀子。

小姑子滿打滿算嫁給江大人不過8年就去了,難不成五萬兩銀子吃花光了不成?

那姓江的一向要臉面,他怎麼可能承認花了先夫人的嫁妝,少不得要把這筆錢賠出來。

她這麼做不止防着江家,也是為了防着江心雨即将要嫁過去的甯國公府。

錢家雖是商賈但消息靈通,甯國公府什麼光景他們自然知道。

本來這門親也算挺好的。

甚至能結成這門親也是因為錢老爺子陰差陽錯救過老甯國公。

隻是因為錢家門第太低,即便甯國公府想找個有錢的世子夫人貼補家用也不至于連臉面都不要娶個商賈之女。

所以一來二去,這門親事就落到了江心雨的頭上。

雖說門第還是低,但好歹是官家嫡女,江大人素有才名發展的也不錯,娶她做世子夫人也不算辱沒門楣。

可自從女兒去世後錢老爺心思就變了,不隻為愛女離世心疼,也也後悔又讓外孫女攀了高枝。

那些當官的最是虛僞,一邊貪圖他們的财産一邊又嫌棄他們的出身。

姓江的當初拿了他家大筆的錢疏通關系才官運亨通,可回過頭來就害死了他的女兒。

這些年對他們這個正經的嶽家也是不聞不問,空有姻親的名頭卻半點不肯幫扶。

錢老爺腸子都悔青了,傷财惹氣還賠了閨女,早知道還不如拿那些錢直接去賄賂貪官呢。

起碼那些人拿了錢真辦事,也不會害了她閨女的性命。